专利名称: |
悬浮微粒冲击板及悬浮微粒分径采样器 |
摘要: |
一种悬浮微粒冲击板,包含基板、多孔金属片、玻璃纤维滤纸、第一硅油层及第二硅油层。该多孔金属片设置在该基板上,具有多个孔洞。该玻璃纤维滤纸设置在该多孔金属片上。该第一硅油层形成在该玻璃纤维滤纸上。该第二硅油层含浸在该玻璃纤维滤纸及该多孔金属片的孔洞中。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一种悬浮微粒分径采样器,包含外壳、导流管、该悬浮微粒冲击板及分径入口。该导流管的出口端是设置在该分径入口与该悬浮微粒冲击板之间。该悬浮微粒冲击板可提供该悬浮微粒分径采样器维持长时间采样的稳定性。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中国台湾;71 |
申请人: |
国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蔡春进;黎氏菊;宋荣哲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1-2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2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20115328.6 |
公开号: |
CN209446342U |
代理机构: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雅军;谢琼慧 |
分类号: |
G01N1/22(2006.01);G;G01;G01N;G01N1 |
申请人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主权项: |
1.一种悬浮微粒冲击板,其特征在于,该悬浮微粒冲击板包含: 基板; 设置在该基板上的多孔金属片,该多孔金属片具有多个孔洞; 设置在该多孔金属片上的玻璃纤维滤纸; 形成在该玻璃纤维滤纸上的第一硅油层;及 含浸在该玻璃纤维滤纸及该多孔金属片的孔洞中的第二硅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微粒冲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平均直径范围为50-1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微粒冲击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硅油层的厚度范围为0.9-1.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微粒冲击板,其特征在于:该玻璃纤维滤纸的厚度范围为0.20-0.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微粒冲击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硅油层及该第二硅油层是由黏度范围为30-300mm2/s的硅油所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微粒冲击板,其特征在于:该多孔金属片的材质为不锈钢。 7.一种悬浮微粒分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该悬浮微粒分径采样器包含: 外壳,界定出位于内部的分径腔室,且包括连通外部的采样口; 设置在该外壳内的导流管,包括连通该采样口的进口端及位于该分径腔室中的出口端;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微粒冲击板,该悬浮微粒冲击板的第一硅油层设置在该分径腔室,且与该导流管的出口端间隔设置;及 设置在该外壳内的分径入口,且该导流管的出口端是设置在该分径入口与该悬浮微粒冲击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浮微粒分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该分径入口的开口方向相反于该导流管的出口端的开口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浮微粒分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该导流管垂直于该第一硅油层的水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浮微粒分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该分径入口为环型开口。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