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地下混凝土杂散电流及循环冲击荷载试验系统 |
摘要: |
本新型涉及一种地下混凝土杂散电流及循环冲击荷载试验系统,包括承载机架、实验槽、冲压机、千斤顶、承压板、恒电位仪、伏安表、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接线端子、衬板及控制电路,实验槽嵌于承载机架内,冲压机安装在承载机架上端面与承压板相互连接,承压板位于承载机架内并位于实验槽正上方,千斤顶位于承载机架外侧面,前端面与衬板后端面连接,衬板嵌于实验槽内接,恒电位仪、伏安表均位于承载机架外侧面,其中恒电位仪分别与石墨电极板、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相互连接,伏安表与接线端子电气连接。本新型便于进行钢筋混凝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混凝土试块施加了侧向静载来模拟地下混凝土结构受到的土压力作用,更符合实际受力情况。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兵科;郭振虎;邢旗胜;郑金雷;贺少辉;邵翔宇;许永泰;贺家新;白守兴;郭旭东;王爱军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2-2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1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2157332.7 |
公开号: |
CN209485862U |
代理机构: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分类号: |
G01N3/08(2006.01);G;G01;G01N;G01N3 |
申请人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6号院A2-2楼 |
主权项: |
1.一种地下混凝土杂散电流及循环冲击荷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混凝土杂散电流及循环冲击荷载试验系统包括承载机架、实验槽、冲压机、千斤顶、承压板、恒电位仪、伏安表、石墨电极板、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接线端子、衬板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的承载机架为横断面为矩形的框架结构,其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所述的实验槽为横断面呈“凵”字型槽状结构,嵌于承载机架内与承载机架同轴分布, 所述的冲压机安装在承载机架上端面并与承载机架同轴分布,所述的冲压机的冲头与承压板相互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的承压板位于承载机架内并位于实验槽正上方,所述的千斤顶位于承载机架外侧面,千斤顶轴线与实验槽轴线垂直并相交,且交点位于实验槽中心位置处,所述的千斤顶对应的实验槽侧表面设透孔,千斤顶前端面通过透孔位于实验槽内并与衬板后端面连接并与衬板同轴分布,所述的衬板嵌于实验槽内并与实验槽轴线平行分布,并分别与实验槽侧壁和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的恒电位仪、伏安表均位于承载机架外侧面,其中恒电位仪分别与石墨电极板、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相互连接,伏安表与接线端子电气连接,所述的石墨电极板、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均至少一个,且一个石墨电极板和一个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构成一个工作组,所述的接线端子至少两个,且两个接线端子构成一个检测组,同一工作组中的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位于石墨电极板与混凝土试块之间,所述的控制电路位于承载机架侧表面,并分别与冲压机、千斤顶、恒电位仪、伏安表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混凝土杂散电流及循环冲击荷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验槽底部与承载机架底部间通过导向滑轨相互滑动连接,且实验槽高度为承载机架高度的5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混凝土杂散电流及循环冲击荷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压板包括承载板、承压弹簧及标尺,其中所述的承载板共两个,两承载板间相互平行分布并通过承压弹簧相互连接,所述的承压弹簧若干,环绕承载板轴线均布,所述的标尺共两个,以承载板中点对称分布并与位于下方的承载板侧表面连接,所述标尺分别与两个承载板板面垂直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混凝土杂散电流及循环冲击荷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压弹簧两端均设压力传感器,各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混凝土杂散电流及循环冲击荷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压机与承压板、千斤顶与衬板间均设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混凝土杂散电流及循环冲击荷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压板下端面和衬板前端面均布若干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混凝土杂散电流及循环冲击荷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为基于单片机的电路系统。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