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无砟轨道轨向纠偏结构 |
摘要: |
一种无砟轨道轨向纠偏结构,包含轨道下方的道床板、道床板下方的支承层,以及位于支承层两侧的反力墩和限位件,所述反力墩与路基的基床间通过植筋连接,所述限位件与支承层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一端与限位件连接,另一端垂直于道床板并留有缝隙,所述缝隙宽度为道床板的纠偏量;所述道床板和支承层锚固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路基的基床内植筋,最大程度的满足反力墩在纠偏过程中的承力要求;通过设置限位件和支撑杆满足在纠偏过程中控制纠偏量的需求;道床板和支承层的锚固保证其在纠偏时的整体性,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现场易使用操作。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发明人: |
李中国;张千里;陈锋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2-1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1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2092995.5 |
公开号: |
CN209482068U |
代理机构: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晁璐松 |
分类号: |
E01B29/00(2006.01);E;E01;E01B;E01B29 |
申请人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
主权项: |
1.一种无砟轨道轨向纠偏结构,包含轨道(7)下方的道床板(6)、道床板(6)下方的支承层(8),以及分别位于支承层(8)两侧的反力墩(1)和限位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墩(1)与路基的基床间通过植筋连接,所述植筋包含竖向植筋(3)和斜向植筋(4);所述限位件(9)与道床板(6)间设有支撑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轨向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墩(1)为混凝土浇筑、面向支承层(8)一侧为竖直面,所述反力墩(1)间隔或通长设置在轨道(7)轨向的纠偏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轨向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墩(1)内部浇筑有钢筋骨架(2),所述钢筋骨架(2)包含横向筋和竖向筋;所述竖向筋对应连接植筋,所述横向筋固定在竖向筋上;所述植筋为锚杆、型钢或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轨向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植筋(3)至少包含一组,其沿轨道(7)方向、对应反力墩(1)底面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轨向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植筋(4)的顶端对应连接竖向筋,斜向植筋(4)底端倾向支承层(8)一侧,所述斜向植筋(4)与竖向植筋(3)交错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轨向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墩(1)与支承层(8)间对应设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推力作用线与轨道(7)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轨向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9)为方形快、在轨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支撑件(12)一端与限位件(9)连接,另一端垂直于道床板(6)并留有缝隙,所述缝隙宽度为道床板(6)的纠偏量;所述支撑件(12)为型钢或两端带垫片的螺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轨向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床板(6)和支承层(8)锚固连接;锚固方式包含侧面锚固和正面锚固;所述侧面锚固为道床板(6)和支承层(8)连接阴角处侧面通过角形件(10)进行锚固,所述正面锚固为在道床板(6)水平面内打设锚孔、并通过锚杆(11)与下部支承层(8)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轨向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形件(10)的夹角适应道床板(6)和支承层(8)的阴角;所述角形件(10)间隔或通长设置在轨道(7)纠偏段内。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