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适应高海拔的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应高海拔的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的后侧安装有尾翼,尾翼包括设置于无人机本体两侧的两个水平尾翼;无人机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大通槽,大通槽的中部设置有分隔块,两个水平尾翼的一端均分别滑动连接于一个小通槽内;水平尾翼的一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有齿条;分隔块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与两个第一齿轮均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一个螺栓的一端同轴连接;齿条滑动连接于限位槽内。本实用新型不仅适应于高海拔的飞行,而且水平尾翼可拆卸,便于运输和存放,适用于不同的地区。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广东万虹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宋晖;王斌;苏俐俐;史红新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1-1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1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20091844.X |
公开号: |
CN209479974U |
代理机构: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曾凯 |
分类号: |
B64C27/22(2006.01);B;B64;B64C;B64C27 |
申请人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180号之一广州市杨明(国际)农资商品交易城428C号铺位 |
主权项: |
1.一种适应高海拔的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包括安装有燃油发动机和电机的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翼和升降旋翼,无人机本体的后侧安装有尾翼和后推进旋翼,每个升降旋翼均与一个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后推进旋翼与燃油发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尾翼包括设置于无人机本体两侧的两个水平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尾翼可拆卸的安装于无人机本体的后侧;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大通槽,大通槽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将大通槽分隔为两个小通槽的分隔块,两个水平尾翼的一端均分别滑动连接于一个小通槽内;所述水平尾翼的一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有齿条;所述分隔块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与两个第一齿轮均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一个螺栓的一端同轴连接,螺栓的另一端穿设于无人机本体的下方,且螺栓与无人机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分隔块的两端均设置有分别与对应的齿条相配合固定的限位槽,齿条在对应的第一齿轮的带动下滑动连接于对应的限位槽内;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高海拔的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分别连通水平尾翼滑入小通槽内的一端和水平尾翼朝向分隔块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高海拔的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设置于水平尾翼滑出时第一齿轮所对应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应高海拔的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水平尾翼的两侧均分别位于一个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高海拔的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与一个轴承同轴固定连接,轴承的两端均活动连接于水平尾翼内,螺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轴承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应高海拔的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下部设置有通孔,通孔的中心线与轴承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通孔的内径小于轴承的直径,螺栓贯穿所述通孔,且螺栓与通孔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应高海拔的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两端均设置有环形限位块,水平尾翼内设置有将环形限位块配合安装于内部的环形槽,通孔贯穿环形槽。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