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气敏传感器技术领域,该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首先将SnCl2·2H2O、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无水乙醇加入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匀后制得纺丝液;然后以该纺丝液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获得纳米纤维材料;最后将纳米纤维材料经干燥、退火后掺杂金属钯,制得气敏材料。该材料具有极大的比较面积,从而对氢气具有快速响应和高灵敏度的气敏性能,能够作为各类氢气传感器的敏感材料。该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且可重复性强,适合扩大化生产。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重庆;50 |
申请人: |
重庆大学 |
发明人: |
王飞鹏;何渝霜;王开正;赵琦;胡克林;刘洪呈;杨力;李剑;王有元;陈伟根;杜林;万春香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6-2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1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569367.8 |
公开号: |
CN110346421A |
代理机构: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武君 |
分类号: |
G01N27/12(2006.01);G;G01;G01N;G01N27 |
申请人地址: |
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正街174号 |
主权项: |
1.一种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SnCl2·2H2O、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无水乙醇加入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匀后制得纺丝液; (2)以步骤(1)中的纺丝液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获得纳米纤维材料; (3)将步骤(2)中获得的纳米纤维材料经干燥、退火后掺杂金属钯,制得气敏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SnCl2·2H2O、聚乙烯吡咯烷酮、无水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体积比为0.8-1.2:0.8-1:10-15:10-15,所述质量体积比的单位为g:g:mL: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SnCl2·2H2O和无水乙醇加入二甲基甲酰胺中后于40-60℃下以300-500r/min的搅拌速度混匀,然后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继续于40-60℃下以300-500r/min搅拌6-8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静电纺丝的过程中温度为50-55℃,湿度为35-50%RH,采用平板收丝,针头为正极,铝箔为负极,所述正极电压范围为10-15kV,所述负极电压范围为2-3kV,所述正极与负极之间的距离为30-35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干燥具体为:在温度为20-25℃,湿度为20-30%RH条件下干燥24-48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退火具体为:首先通过3h将温度由室温升至600℃后保温2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掺杂金属钯具体为在气压为0.75Pa,功率为100W的条件下磁控溅射金属钯10s。 8.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气敏材料。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敏材料在氢气传感器中的应用。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