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自识别分类海洋塑料垃圾清理船 |
摘要: |
一种自识别分类海洋塑料垃圾清理船。海洋塑料垃圾多级双体回收船,包括双体船船体以及一级回收装置和二级回收装置,其中所述一级回收装置设置在船体前部为倒刺式履带收集装置,二级回收装置设置在船体中部为网拦截式收集装置,还包括三级回收装置,所述三级回收装置设置在船体尾部为微型颗粒多级收集装置,所述微型颗粒多级收集装置包括若干矩形板,所述若干矩形板均安装在自动提升装置上,通过自动提升装置将所述矩形板依次沉入海中或依次提出海面,每个所述矩形板上安装有若干漏斗状过滤装置,所述漏斗状过滤装置内依次填充有海绵吸附体、活性炭吸附体以及天然纤维网,通过所述漏斗状过滤装置来吸附收集塑料颗粒。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发明人: |
孙玉伟;王俊毅;杨达;房多魁;李逸;王一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6-1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2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525746.7 |
公开号: |
CN110356519A |
代理机构: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薛玲 |
分类号: |
B63B35/32(2006.01);B;B63;B63B;B63B35 |
申请人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
主权项: |
1.一种自识别分类海洋塑料垃圾清理船,包括双体船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体船船体前方安装有识别装置,双体船船体的两片船体之间设置有垃圾自动分类收集装置,收集装置上方是分别对应的塑料垃圾储存舱室,以及集成有各部件控制模块与航线优化模块的控制装置; 所述垃圾自动分类收集装置包括传送带、倒刺、刮离器、电机、拦截网、卷扬机、微塑料收集装置和抬升导轨;所述倒刺以特殊角度安装在传送带上并在电机带动下匀速转动,刮离器布置在传送带顶端的正下方,拦截网在双体船船体中断船体下方,并在卷扬机的带动下升起、下降,布置在双体船船体尾部下方的微塑料收集装置在抬升导轨的作用下定时升起; 所述自动识别模块由位于船头的识别装置和航线优化模块组成,航向优化模块集成在控制装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识别分类海洋塑料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塑料收集装置由多功能矩形板和漏斗状过滤装置、抬升导轨组成;多功能矩形板分为16*16的相同单元格,每个单元格填充海绵等过滤体,单元格之后连接一端开口大,一端开口较小的漏斗状装置,方格的末端与大开口处紧密连接;漏斗状结构中放置块状活性炭和天然纤维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识别分类海洋塑料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为360度摄像头,可实时采集周围图像并识别垃圾聚集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自识别分类海洋塑料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采集的数据会实时传输给航线优化模块,并做出最优航线规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识别分类海洋塑料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式传送带收集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其上的倒刺,所述中的传送带与海平面呈30°夹角,其上设置若干排倒刺,其中奇数排倒刺与相邻奇数排倒刺在纵向呈一一对应格式排列,偶数排倒刺与相邻偶数排倒刺纵向呈一一对应分布,相邻的两个偶数排倒刺和一个奇数排倒刺可以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即奇数排倒刺与偶数排倒刺呈插缝式交错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识别分类海洋塑料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垃圾储存舱室包括:中型塑料垃圾舱室、大型塑料垃圾舱室、微型塑料颗粒舱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识别分类海洋塑料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拦截网的网格孔径大于50*50mm,且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识别分类海洋塑料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航线优化模块采用蚁群优化算法。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