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的共建方法及共建结构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的共建方法及共建结构,属于地下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其通过将并排区段的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进行共建,使得综合管廊可以共用地铁车站的一面围护地墙,从而有效减少围护地墙的建设,节约地下空间和建设成本。本发明的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的共建方法及共建结构,其共建方法的施工步骤简单,能实现地铁车站与综合管廊在并排区段的同时施工,使得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可以共用一处围护地墙,减少了一道围护地墙的建设,避免了管线的二次改迁,节约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约了地下空间,降低了地下结构施工时对施工区域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相屏;王效文;孙春光;杨晓宇;江智鹏;刘稳;邓文杰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7-1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0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621927.X |
公开号: |
CN110424454A |
代理机构: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分类号: |
E02D29/045(2006.01);E;E02;E02D;E02D29 |
申请人地址: |
430063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杨园和平大道745号 |
主权项: |
1.一种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的共建方法,用于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在并排区域的共建,其步骤如下: S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所述综合管廊与所述地铁车站在并排区域的围护地墙施工位置; S2:分别施工地铁车站两侧的围护地墙,即具有拐角的第一围护地墙和第二围护地墙,并在所述第一围护地墙的一侧对应施工所述综合管廊的围护地墙,即第三围护地墙; S3:在所述第一围护地墙与所述第二围护地墙之间开挖地铁车站的基坑,即第一基坑,并在所述第一基坑中进行地铁车站主体的施工; S4:在所述地铁车站主体达到一定强度后,在所述第三围护地墙与所述第一围护地墙之间开挖综合管廊的基坑,即第二基坑,并在所述第二基坑中进行综合管廊主体的施工,使得所述综合管廊主体的一侧紧贴所述第一围护地墙的壁面; S5:在所述综合管廊主体内沿纵向设置隔墙,并在所述隔墙一侧形成紧贴所述第一围护地墙拐角区域的空腔,且在所述隔墙上开设若干门洞; S6:平整地面,恢复交通,完成所述综合管廊与所述地铁车站并排区域的共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的共建方法,其中,在完成步骤S2中各围护地墙的施工后,还进行了综合管廊基坑开挖区域的土质加固,其过程如下: 在所述第二基坑的开挖区域进行旋喷桩满堂加固或者抽条加固,且旋喷桩钻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基坑的开挖深度,使得所述第二基坑开挖后,其底部具有一定厚度的坑底加固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的共建方法,其中,在完成所述第二基坑的开挖后,先在所述坑底加固层顶面施工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在所述垫层上方施工所述综合管廊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的共建方法,其中,在步骤S2中,所述第一围护地墙、所述第二围护地墙和所述第三围护地墙同时施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的共建方法,其中,在步骤S2中,先同时施工第一围护地墙和所述第二围护地墙,再单独施工所述第三围护地墙。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的共建方法,其中,所述隔墙平行于所述第三围护地墙设置,并与所述空腔沿纵向一侧正对所述第三围护地墙的侧壁平齐。 7.一种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的共建结构,设置在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的并排区域,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在所述综合管廊与所述地铁车站之间的第一围护地墙,和设置在所述地铁车站另一侧的第二围护地墙,以及对应设置在所述综合管廊另一侧的第三围护地墙;所述第一围护地墙的中部具有拐角区段,且所述第一围护地墙的两端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围护地墙与所述第二围护地墙之间夹设有地铁车站主体,且所述第一围护地墙与所述第三围护地墙之间夹设有综合管廊主体;所述综合管廊主体的两侧分别紧贴两围护地墙设置,并在所述第一围护地墙的拐角区段处形成有突出部,且对应所述突出部在所述综合管廊主体内沿纵向设置有隔墙,所述隔墙与所述第一围护地墙之间形成有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的共建结构,其中,所述隔墙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空腔与所述综合管廊主体内部的门洞。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的共建结构,其中,所述综合管廊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定厚度的垫层,所述垫层为砂浆层或者混凝土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的共建结构,其中,所述垫层的底部设置有一定厚度的坑底加固层,该坑底加固层为一定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层,以对所述综合管廊主体进行支撑。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