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一体化分散固相萃取装置及样品预处理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一体化分散固相萃取装置及样品预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分散固相萃取装置及样品预处理方法,所述一体化分散固相萃取装置包括样品瓶、瓶塞、分离件、导管、流体导入件和吸附剂,通过瓶塞与分离件在样品瓶内部形成萃取腔与分离腔,利用压力差实现样品溶液与吸附剂的分离。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组装,萃取方法简便安全,实现液‑固快速分离,且安全环保,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固态吸附剂,有望应用于食品、环境、生物等复杂样品内痕量组分的萃取分离。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河北;13
申请人: 河北大学
发明人: 闫宏远;司润生;王明伟;韩晔红;乔凤霞;韩丹丹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8-02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05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712739.8
公开号: CN110411800A
代理机构: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慧慧
分类号: G01N1/28(2006.01);G;G01;G01N;G01N1
申请人地址: 071002 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河北大学
主权项: 1.一种一体化分散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样品瓶,设置有瓶口; 瓶塞,盖设于所述样品瓶的所述瓶口处,且与瓶口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瓶塞包括塞盖部和位于所述塞盖部下方的塞颈部,所述塞颈部自所述塞盖部向下延伸成筒状,且该筒为中空结构;在所述瓶塞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分离件,设置在所述瓶塞的所述塞颈部与所述样品瓶的瓶口内壁之间且包覆塞颈部的底面,所述分离件与所述瓶塞的所述塞颈部合围形成分离腔,所述样品瓶的内壁与所述分离件形成萃取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分离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萃取腔相连通; 导管,其一端经所述第一通孔插接至所述分离腔内,用以在所述样品瓶内压力大于外部环境压力时,使液体从所述萃取腔经过所述分离件进入所述分离腔,并通过所述导管从所述样品瓶流出; 流体导入件,经所述第二通孔插接至所述萃取腔内,用以将流体输送至所述萃取腔内;以及 吸附剂,设置在所述萃取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分散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颈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直筒部与导向部,所述直筒部与所述塞盖部相连接且自所述塞盖部向下延伸,所述导向部外轮廓为倒锥台筒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分散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瓶为圆颈单口瓶,容积为1~50 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分散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塞为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塞盖部包覆在所述样品瓶的瓶口及其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分散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件为滤膜或丝网。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分散固相萃取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吸附剂置于样品瓶内; (b)将分离件放置于样品瓶的瓶口处,并将瓶塞盖设在所述分离件上且与样品瓶的瓶口紧密贴合,使分离件与瓶塞的塞颈部之间形成分离腔,样品瓶的内壁与分离件之间形成萃取腔; (c)将所述导管自第一通孔插接至所述分离腔内,将流体导入件自第二通孔插接至萃取腔内。 7.一种样品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分散固相萃取装置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通过流体导入件将样品溶液注入样品瓶内; (b)将吸附剂与样品溶液快速混匀,充分接触; (c)通过流体导入件将气体注入样品瓶,使样品瓶内的压强大于外部环境的压强,从而使样品溶液从萃取腔经过分离件进入分离腔,再自导管流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流体导入件将淋洗剂注入到样品瓶内,使淋洗剂与吸附剂混匀并充分接触; 通过流体导入件将气体注入样品瓶,使样品瓶内的压强大于外部环境的压强,进而使淋洗剂自导管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流体导入件将洗脱剂注入到样品瓶内,使洗脱剂与吸附剂混匀并充分接触; 通过流体导入件将气体注入样品瓶,使样品瓶内的压强大于外部环境的压强,进而使洗脱剂自导管流出。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