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电动自行车停放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电动自行车停放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停放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停放装置空间利用率低,电动自行车停放难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两根平行立杆,两根立杆内侧开设滑槽,两个滑槽之间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升降杆,升降杆前端固定通道杆,通道杆沿前后贯穿有推杆通道,推杆通道滑动配合推杆,升降杆两端的前端均固定有滑轨,推杆前端的两侧均转动配合调节杆,两个滑轨上滑动配合卡夹爪,两个卡夹爪分别与两个调节杆转动配合设置,使得推杆朝向后端移动时,两个调节杆带动两个卡夹爪朝向中间位置闭合;本实用新型效果好,大大的节省了需要停放的空间。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河南;41
申请人: 郑州科技学院
发明人: 陈海涛;贾华坡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1-3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1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20170422.1
公开号: CN209617324U
代理机构: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权
分类号: B62H3/12(2006.01);B;B62;B62H;B62H3
申请人地址: 450000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马寨经济开发区学院路1号
主权项: 1.一种电动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两根平行的立杆(2),两根所述立杆(2)的内侧沿竖直方向均开设有滑槽(3),两个所述滑槽(3)之间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设置有夹持装置(4),所述夹持装置(4)包括置于两根立杆(2)之间的升降杆(5),所述升降杆(5)的两侧均固定有与滑槽(3)滑动配合设置的滑动轮(6); 所述升降杆(5)中间位置的前端固定有通道杆(7),所述通道杆(7)沿前后方向贯穿设置有推杆通道(7-1),所述推杆通道(7-1)贯穿升降杆(5)设置,所述推杆通道(7-1)沿前后方向滑动配合设置有推杆(8),所述升降杆(5)两端的前端均固定有滑轨(9),两个所述滑轨(9)朝向中间外侧位置倾斜设置,两个所述滑轨(9)与通道杆(7)固定连接; 所述推杆(8)的前端的两侧均转动配合设置有调节杆(10),两个所述滑轨(9)上沿左右方向均滑动配合设置有卡夹爪(11),两个所述卡夹爪(11)均设置为L形且对称置于推杆(8)两侧,两个所述卡夹爪(11)分别与两个调节杆(10)转动配合设置,两个所述卡夹爪(11)的前端均朝向内侧弯曲,使得所述推杆(8)朝向后端移动时,两个所述调节杆(10)带动两个所述卡夹爪(11)朝向中间位置闭合; 所述固定架(1)的后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同轴固定有线轮(13),两根所述立杆(2)上端通过顶杆(14)固定连接,所述顶杆(14)下端固定有定滑轮(15),所述线轮(13)上缠绕有绕过定滑轮(15)与升降杆(5)固定连接的钢丝绳(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8)的前端和两个所述卡夹爪(11)的内侧均固定有橡胶材料,所述推杆(8)上端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倾斜设置的齿(17),所述通道杆(7)上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推杆通道(7-1)连通的卡销通道(18),所述卡销通道(18)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设置有卡销(19),所述卡销(19)的下端设置为楔形,所述卡销(19)的下端能够卡在齿(17)内部,使得当推杆(8)朝向后端移动时能够顶起卡销(19),且卡销(19)能够卡住齿(17)不能朝向前端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立杆(2)的下端通过底板(20)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立杆(2)的下端均固定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底板杆(21),两根所述底板杆(21)分别与两根所述立杆(2)通过斜杆(2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4)的下端和所述升降杆(5)的上端均固定有两个定滑轮(15),所述钢丝绳(16)绕过几个所述定滑轮(15),组成省力滑轮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滑槽(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接触传感器,两个接触传感器分别置于滑槽(3)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升降杆(5)升至高处和降至下端初始位置时,所述滑动轮(6)触发接触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12)设置有控制器,接触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12)停止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销(19)的上端固定有提拉环(2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8)的后端固定有与限位杆(24),所述限位杆(24)防止推杆(8)的后端完全置于推杆通道(7-1)内部。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