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车辆的副车架以及车辆
专利名称: 车辆的副车架以及车辆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副车架以及车辆,车辆的副车架包括:中间梁、左副车架和右副车架。左副车架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的前端具有第一安装部,第一本体的后端具有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间具有第三安装部;右副车架包括第二本体,第二本体的前端具有第四安装部,第二本体的后端具有第五安装部,第四安装部与第五安装部间具有第六安装部,第三安装部与第六安装部间限定出驱动系统安装空间。由此,通过中间梁、左副车架和右副车架配合,能够将驱动系统稳固地装配在车辆上,可以防止驱动系统振动,从而可以降低车辆的噪音,并且,也能够使副车架更好地承载车身,还能够简化副车架的结构。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蒯振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2-2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2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20260806.2
公开号: CN209667202U
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黄德海
分类号: B62D21/00(2006.01);B;B62;B62D;B62D21
申请人地址: 102606 北京市大兴区采育经济开发区采和路1号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间梁; 左副车架,所述左副车架与所述中间梁的左端连接,所述左副车架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前端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本体的后端具有第二安装部,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间具有第三安装部; 右副车架,所述右副车架与所述中间梁的右端连接,所述右副车架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前端具有第四安装部,所述第二本体的后端具有第五安装部,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四安装部与所述第五安装部间具有第六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六安装部间限定出驱动系统安装空间,所述车辆的驱动系统位于所述驱动系统安装空间且与所述第三安装部、所述第六安装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副车架与所述右副车架关于所述中间梁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在左右方向上,所述左副车架与所述右副车架相对设置且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內端,所述第六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內端,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六安装部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驱动系统安装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部具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六安装部具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均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所述第四安装部、所述第六安装部均向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四安装部均具有至少一个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五安装部均具有至少一个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均用于安装所述车辆的下摆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梁的左端具有第五安装孔,所述中间梁的右端具有第六安装孔,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七安装孔,所述第七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三安装部之间,所述第七安装孔与所述第五安装孔配合连接; 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八安装孔,所述第八安装孔位于所述第四安装部与所述第六安装部之间,所述第八安装孔与所述第六安装孔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梁、所述左副车架、所述右副车架的下表面均构造为平面。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