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载体元件、冷却器模块的布置以及修理载体元件的方法
专利名称: 载体元件、冷却器模块的布置以及修理载体元件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体元件、冷却器模块的布置以及修理载体元件的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基于如下任务,提供用于将冷却器模块和/或前盖锁固定在车辆中的载体元件以及冷却器模块在车辆的载体元件处的布置方案供使用,它们不仅在车辆的制造和修理的情形中实现了简单且成本适宜的制造和装配且在碰撞情况中具有有利的失效特性。此外应提供用于修理载体元件的简单且成本适宜的方法供使用。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冷却器模块(24)和/或前盖锁固定在车辆中的带有基体(44)的载体元件,其中带有用于平移引入到冷却器模块的互补地构造的支承元件容纳部(40)中的销式地构造的柄部区段(46)的至少一个支承元件(38)单件式地构造在基体处。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德国;DE
申请人: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 M.伊波利蒂;T.T.默茨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5-17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2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411769.5
公开号: CN110497788A
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万欣;陈浩然
分类号: B60K11/04(2006.01);B;B60;B60K;B60K11
申请人地址: 德国沃尔夫斯堡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将冷却器模块(24)和/或前盖锁固定在车辆中的带有基体(44)的载体元件, 其特征在于, 带有用于平移引入到冷却器模块(24)的互补地构造的支承元件容纳部(40)中的销式地构造的柄部区段(46)的至少一个支承元件(38)单件式地构造在所述基体(44)处。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载体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38)具有横向于所述柄部区段(46)的平移引入方向(E)延伸的头部区段(52)且至少一个理论断裂部位(58)如此构造,使得在确定的、施加到所述支承元件(38)上的力作用(E)的情形中所述支承元件(38)限定地如此断裂,使得所述头部区段(52)与所述柄部区段(46)共同从所述基体(44)分离。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载体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38)和所述理论断裂部位(58)如此设计,使得从所述基体(44)在所述理论断裂部位(58)的区域中分离的支承元件(38)以其头部区段(52)可与保留在所述基体(44)处的贴靠区段(64)产生贴靠,以便可将分离的支承元件(38)通过所述头部区段(52)与所述贴靠区段(64)的形状配合的、力配合的和/或材料配合的连接再次固定在所述基体(44)处。 4.根据两个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部区段(52)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通过开口(60a,60b)或穿孔。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44)单件式地由塑料制造。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38)设置在构造在所述基体(44)处的凹处(54)中,其中所述柄部区段(46)至少部分地沿所述凹处(54)的延伸方向延伸。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44)u形地或框架式地设计。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用作替换件的替换支承元件(70)单件式地构造在所述基体(44)处,按需求可分离且在另一位置处可与所述基体(44)相连接。 9.一种冷却器模块(24)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元件(16)处的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支承元件(38)构造在所述基体(44)处,其用作固定支承件接合到两个设置在所述冷却器模块(24)处的支承元件容纳部(40)中。 10.一种用于修理用于将冷却器模块(24)固定在车辆(10)中的带有基体(44)的载体元件(16)的方法,其中带有用于平移引入到冷却器模块(24)的互补地构造的支承元件容纳部(40)中的销式地构造的柄部区段(46)的至少一个支承元件(38)单件式地构造在所述基体(44)处,其中所述支承元件(38)具有横向于所述柄部区段(46)的平移引入方向(E)延伸的头部区段(52)且至少一个理论断裂部位(58)如此构造,使得在确定的施加到所述支承元件(38)上的力作用(F)的情形中所述支承元件(38)限定地如此断裂,使得所述头部区段(52)与所述柄部区段(46)共同从所述基体(44)分离,且其中所述理论断裂部位(58)如此设计,使得从所述基体(44)在所述理论断裂部位(58)的区域中分离的支承元件(38)以其头部区段(52)可与保留在所述基体(44)处的贴靠区段(64)产生贴靠,以便可将分离的支承元件(38)通过所述头部区段(52)与所述贴靠区段(64)的形状配合的、力配合的和/或材料配合的连接再次固定在所述基体(44)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元件(38)在其从所述基体(44)的分离后或单件式地构造在所述基体(44)处的替换支承元件(70)从所述基体(44)分离且与保留在所述基体(44)处的贴靠区段(64)产生贴靠且再次与其形状配合地、力配合地且/或材料配合地连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