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用于座椅靠背的撞击吸收组件和交通工具座椅 |
摘要: |
本申请涉及用于座椅靠背的撞击吸收组件和交通工具座椅。提供了一种用于座椅靠背的撞击吸收组件,该撞击吸收组件具有变形区,变形区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座椅靠背结构的顶表面上方。变形区在受后方向的撞击时塑性地变形。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美国;US |
申请人: |
李尔公司 |
发明人: |
哈拉尔德·费舍尔;雅罗斯拉夫·索尔克;乌尔里希·施耐德;拉斐尔·马克尔特;多瑞特·贝克曼;西比勒·布伦斯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2-0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1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20188985.3 |
公开号: |
CN209616954U |
代理机构: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慧华;杨明钊 |
分类号: |
B60N2/427(2006.01);B;B60;B60N;B60N2 |
申请人地址: |
美国密歇根州 |
主权项: |
1.一种用于座椅靠背的撞击吸收组件,所述撞击吸收组件包括: 线材框结构,其适合于附接到座椅靠背结构的前表面,所述线材框结构具有上部变形区; 其中所述上部变形区在受后方向的撞击时塑性地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吸收组件,还包括布置在所述上部变形区上方的塑料盖,其中所述上部变形区和所述塑料盖在受所述后方向的撞击时塑性地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撞击吸收组件,其中,所述塑料盖包括内盖部分和外盖部分,所述内盖部分适合于连接到所述座椅靠背结构,其中所述线材框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内盖部分和所述外盖部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吸收组件,其中,所述上部变形区由在宽度方向上侧向地延伸的一对线材框节段界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撞击吸收组件,其中,所述一对线材框节段在直立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其中所述一对线材框节段中的至少一个定位在所述座椅靠背结构的顶表面上方。 6.一种用于座椅靠背的撞击吸收组件,所述撞击吸收组件包括: 长形的金属挤压件,所述长形的金属挤压件延伸一长度并适合于附接在座椅靠背结构的顶表面下方,所述长形的金属挤压件具有变形区,所述变形区形成为沿所述长度延伸的部分管; 其中所述部分管在受后方向的撞击时塑性地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撞击吸收组件,其中,所述部分管具有沿圆周的开口,并且所述开口沿所述部分管的长度延伸,其中在撞击时,所述变形区塑性地变形,从而闭合所述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撞击吸收组件,其中,所述开口被连接部分隐藏,所述连接部分将所述部分管连接到安装部分,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延伸所述长形的金属挤压件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撞击吸收组件,其中,所述长形的金属挤压件沿所述长度具有大体上恒定的横截面。 10.一种用于座椅靠背的撞击吸收组件,所述撞击吸收组件包括: 金属支架,其适合于在安装位置处附接到座椅靠背结构,所述金属支架具有至少一个变形部分,所述至少一个变形部分具有弯曲的突出部分,所述弯曲的突出部分远离所述安装位置延伸并且适合于定位在所述座椅靠背的顶表面上方; 其中所述金属支架在受后方向的撞击时沿所述弯曲的突出部分塑性地变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撞击吸收组件,还包括一对支撑支架节段,所述一对支撑支架节段从所述安装位置在直立方向上直立地延伸并界定第二变形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撞击吸收组件,其中,所述一对支撑支架节段与所述座椅靠背结构在所述后方向上间隔开一距离,其中在撞击时,所述一对支撑支架节段塑性地变形以减小所述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撞击吸收组件,其中,所述金属支架包括侧向连接节段,所述侧向连接节段在所述一对支撑支架节段之间在侧向方向上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撞击吸收组件,其中,所述侧向连接节段与所述安装位置在直立方向上间隔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撞击吸收组件,其中,所述一对支撑支架节段彼此不对称。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撞击吸收组件,其中,所述一对支撑支架节段各自具有在前方向上突出的弯曲轮廓。 17.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包括: 座椅靠背结构,其具有刚性上部部分,所述刚性上部部分比下部部分更刚性;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撞击吸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刚性上部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刚性上部部分包括适合于固定座椅安全带组件的座椅安全带塔架。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刚性上部部分界定所述座椅靠背结构的所述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刚性上部部分适合于固定头枕组件。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