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空铁轨道交通系统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铁轨道交通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空铁在隧道、山区等障碍路段通行难度大,轨道施工过程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铁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多个沿列车行走路线布置并且均竖直设置于陆地的立柱、多个设置于隧道拱顶的轨道板安装架、用于连接所述轨道板安装架的连接构件,以及轨道,所述轨道装设于所述立柱及所述轨道板安装架,列车沿所述轨道延伸方向行走。本发明空铁轨道交通系统通过轨道板安装架实现了空铁陆地轨道与隧道轨道之间的连接,解决了隧道内空铁轨道的安装难题,本发明结构简单,工程效率高,合理规划隧道空间,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减少堵车风险,降低建造成本。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中建空列(北京)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王鑫敏;张兴洪;岳渠德;陈亚军;董小鹏;李自峰;何海洋;王浩东;冯昭君;张敏;司小伟;孙继辉;李治国;赵建阳;武长虹;沈子钿;王鑫宏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2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2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772503.3 |
公开号: |
CN110497923A |
代理机构: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分类号: |
B61B3/00(2006.01);B;B61;B61B;B61B3 |
申请人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上庄路115号院二层175号 |
主权项: |
1.一种空铁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多个所述立柱沿列车行走路线布置并且均竖直设置于陆地; 轨道板安装架,多个所述轨道板安装架设置于隧道主体结构之上, 连接构件,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轨道板安装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构件连接,以及 轨道,所述轨道装设于所述立柱及所述轨道板安装架,列车沿所述轨道延伸方向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铁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 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多节轨道梁,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轨道梁通过所述立柱连接,所述列车在陆地上沿所述轨道梁延伸方向行驶;以及 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多节轨道板,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轨道板通过所述轨道板安装架连接,所述列车在隧道内沿所述轨道板延伸方向行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铁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和所述轨道板均为预制构件,且均包括承重板和导向板,其中: 所述承重板作为提供列车承重轮行驶板,所述导向板作为列车导行板垂直设置于所述承重板上,其中, 所述轨道梁还具有封顶结构,所述封顶结构用以保护所述轨道及转向轮提高安全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铁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与所述轨道梁之间通过设置于隧道口拱顶的所述轨道板安装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铁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铁轨道交通系统还包括支撑件,所述轨道板安装架与所述轨道板之间通过若干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支撑件作为荷载和力的传递构件,将轨道板上的荷载传递到隧道拱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铁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轨道板左右对称设置且留有间隙,两对称设置的所述轨道板组成轨道板组,所述一个轨道板安装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轨道板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铁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Y型立柱和L型立柱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组合,其中: 所述Y型立柱和所述L型立柱均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部和设置于固定部顶端向外延伸的支撑部;其中, 所述L型立柱包括一个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架设所述轨道梁,所述Y型立柱包括两个所述支撑部,所述两个支撑部分别向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两个支撑部分别连接一个所述轨道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铁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铁轨道交通系统还包括管线管廊,所述管线管廊设置于所述连接构件上用于为动力电缆、照明电缆、信号电缆、光缆和通讯电缆中的至少一者提供桥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铁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铁轨道交通系统还包括检修平台,所述检修平台通过所述连接构件设置于对称设置的所述两轨道之间,所述检修平台可兼作消防疏散平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铁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安装架通过预埋件与隧道二衬内钢筋固定。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