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车辆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及车辆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及车辆,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为钣金材料件,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的厚度为1mm‑2mm;第二加强板,设在第一加强板上,第二加强板在第一加强板上的位置与乘员乘坐时臀部到肩部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加强板的厚度为0.5mm‑1.5mm;补强板,设在第二加强板上,补强板在第二加强板的位置与乘员乘坐时的胸部位置相对应,补强板的厚度为1.5mm‑2.5mm。本实用新型的车辆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通过在第一加强板上设置第二加强板和补强板,有效增强乘员乘坐时胸部位置冲击防护。该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总体厚度较薄,重量较轻,不仅降低了加工成本,还降低了整车油耗。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孔祥帅;杜文鑫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4-3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2-2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20617917.4 |
公开号: |
CN209852435U |
代理机构: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康正德;薛峰 |
分类号: |
B62D25/04(2006.01);B;B62;B62D;B62D25 |
申请人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江陵路1760号 |
主权项: |
1.一种车辆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加强板,设在车身上且位于相邻两个车门之间; 第二加强板,设在所述第一加强板上,所述第二加强板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加强板在所述第一加强板上的位置与乘员乘坐时臀部到肩部的位置相对应; 补强板,设在所述第二加强板上,所述补强板沿所述第二加强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补强板在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位置与乘员乘坐时的胸部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为钣金材料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厚度为1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厚度为0.5mm-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强板的厚度为1.5mm-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板一端的尺寸大于其另一端的尺寸,且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尺寸大的一端与车身底盘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点焊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加强板点焊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之间配合限定出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加强板之间配合限定出第二容纳腔,所述补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和所述第一加强板上分别设有多组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且相互对穿的开孔,以用于涂装电泳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分别在所述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为2.5mm-3.5mm。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