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自适应气动变距螺旋桨设计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自适应气动变距螺旋桨设计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适应气动变距螺旋桨设计方法,利用航空飞机纵向配平的概念和方法,在没有多余附加机构的情况下,对螺旋桨桨叶本身气动特性进行设计,通过类比飞机双翼或鸭式布局的配平原理,将桨叶设计为具有气动静稳定性的双桨叶布局,在具备提供高桨盘载荷能力的同时,对于不管是飞行速度变化或转速变化带来的前进比改变,都可以自动变距,从而使螺旋桨在较宽的飞行包线内都具有较好的自动变距特性。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陕西;61
申请人: 西北工业大学
发明人: 周洲;范中允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2-2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4-3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1629819.9
公开号: CN109693807A
代理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代理人: 陈星
分类号: B64F5/00(2017.01);B;B64;B64F;B64F5
申请人地址: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
主权项: 1.一种自适应气动变距螺旋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垂直起降飞机的桨盘载荷需求,确定螺旋桨直径D及最大拉力Tmax; 步骤2:选择已有的升力系数及升阻比满足初始设定要求的翼型,并确定的翼型的设计迎角α; 步骤3:根据桨尖马赫数限制确定最大转速; 步骤4:进行桨叶的弦长与扭转角分布设计: 步骤4.1:按照步骤3得到的最大转速,采用微小来流假设,桨叶片数为四片,以1.05~1.2倍的Tmax作为设计拉力,且设计迎角比步骤2中的α增大1~2度,进行螺旋桨弦长与扭转角沿径向的分布设计,得到1号桨叶的弦长与扭转角分布; 步骤4.2:按照步骤3得到的最大转速,采用微小来流假设,桨叶片数为四片,以0.8~0.95倍的Tmax作为设计拉力,且设计迎角比步骤2中的α减小1~2度,进行螺旋桨弦长与扭转角沿径向的分布设计,得到2号桨叶的弦长与扭转角分布; 步骤4.3:判断经过步骤4.1和步骤4.2设计得到的1号桨叶弦长与2号桨叶弦长的比值是否在0.7~0.9之间,且1号桨叶扭转角比2号桨叶对应扭转角大1~2度;若是,则步骤4结束;如果弦长比值偏小,则在步骤4.1中设定的范围内增加设计拉力或减小设计迎角,重新对1号桨叶的弦长与扭转角分布进行设计,或者在步骤4.2中设定的范围内减小设计拉力或增加设计迎角,重新对2号桨叶的弦长与扭转角分布进行设计;如果1号桨叶扭转角偏小,则在步骤4.1中设定的范围内增加设计迎角,重新对1号桨叶的弦长与扭转角分布进行设计,或者在步骤4.2中设定的范围内减小设计迎角,重新对2号桨叶的弦长与扭转角分布进行设计; 步骤5:建立配平桨叶初始构型: 建立四桨叶初始构型;四桨叶中相邻两片作为一组桨叶,共两组桨叶;为每组桨叶建立变距转轴轴线,共两组变距转轴,互呈180度夹角并以螺旋桨转轴中心对称;每片桨叶按照截面翼型弦长的1/4处为直线进行排列,将桨叶的1/4弦长连线作为桨叶的焦点线; 对于每组桨叶,以螺旋桨旋转方向为角度的正方向,在前方的为前桨叶,在后方的为后桨叶,其中前桨叶使用1号桨叶,后桨叶使用2号桨叶;将螺旋桨转轴拉力方向记为高度正方向,桨叶前缘向上转动为桨叶抬头,后缘向上转动为桨叶低头;前桨叶焦点线与变距轴线的夹角为前桨叶角θ1,后桨叶与变距轴线的夹角为后桨叶角θ2;前、后桨叶焦点线与变距转轴轴线的距离分别为d1、d2; 在初始构型中,前桨叶位于变距轴线前上方,使θ1为正值、d1为正值,后桨叶位于变距轴线后下方,使θ2为负值、d2为负值,并且使d1/d2=sinθ1/sinθ2,θ1的绝对值小于θ2的绝对值; 取任意径向位置r处的叶素,叶素对变距轴线的力臂L1和L2由桨叶间的几何关系计算得到,其中L1=rsinθ1、L2=rsinθ2,各个叶素对变距转轴的力矩为叶素自身气动力矩以及升力、阻力对变距转轴力矩的和;计算得到前桨叶和后桨叶对变距转轴的力矩M1、M2,则一组桨叶对变距轴的力矩为M1与M2的和M; 将初始构型的桨叶位置作为变距基准位置,此时变距角度β为0;当一组桨叶绕变距轴线变距时,前桨叶和后桨叶产生安装角变化β1、β2,则前后桨叶实际的扭转角度分别为β1=βcosθ1、β2=βcosθ2; 步骤6:建立桨叶性能函数: 建立桨叶对变距转轴的力矩M和桨叶拉力T函数: (T,M)=f(a1,a2,δ1,δ2,θ1,θ2,V,n,β,ρ) a1、a2、δ1、δ2、θ1、θ2为配平调节参数,V,n,β,ρ为状态参数;其中a1、a2为前后桨叶的弦长变化系数,δ1、δ2为前后桨叶的扭转角变化量;V为飞行速度、n为螺旋桨转速、β为变距角度、ρ为飞行高度下的空气密度; 步骤7:根据设定的巡航状态获取飞行速度V和飞行高度下的空气密度ρ,计算初始构型在不同变距角度时的拉力-转速曲线,然后根据拉力需求Tr选取巡航状态的使用转速n和所需变距角度β作为下一步配平调节时的状态参数; 步骤8:优化配平: 对于步骤6建立的性能函数(T,M)=f(a1,a2,δ1,δ2,θ1,θ2,V,n,β,ρ),在步骤7给定的状态参数V,n,β,ρ下,优化得到一组a1、a2、δ1、δ2、θ1、θ2,使M=0,同时T≥Tr; 步骤9:根据步骤8得到的优化配平结果,并结合步骤5中初始构型的几何关系,得到螺旋桨几何参数,完成气动变距螺旋桨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适应气动变距螺旋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卡槽使桨叶的变距角度不低于0度。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