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机动车的倾斜前轮架及相关的机动车 |
摘要: |
机动车前轮架(8),包括:前轮架框架(16),成对前轮(10'、10”),该成对前轮借助于铰接四边形(20)运动学地连接到前轮架框架(16),所述铰接四边形(20)包括在中部铰接件(28)处铰接到前轮架框架(16)的成对横向构件(24'、24"),所述横向构件(24'、24”)借助于在侧铰接件(52)处枢转到所述横向端(40、44)的立柱(48、48'、48”)在相对的横向端(40、44)彼此连接,横向构件(24'、24”)和立柱(48),倾斜支撑结构(72)借助于转向铰接件(76)铰接到铰接四边形(20),引导轮(88)在特定的轮附接件(94)处连接到前轮(10'、10”)的旋转销(68),支撑支架(92)借助于所述转向铰接件(76)铰接到铰接四边形(20),引导轮(88)进而在相对的上轴向端和下轴向端(96、98)处铰接到支撑支架(92)。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意大利;IT |
申请人: |
比亚乔公司 |
发明人: |
安德烈亚·拉法埃利;阿尔贝托·维亚内洛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7-06-2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0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780042339.X |
公开号: |
CN109715482A |
代理机构: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晖;李丙林 |
分类号: |
B62K5/027(2006.01);B;B62;B62K;B62K5 |
申请人地址: |
意大利蓬泰代拉 |
主权项: |
1.机动车前轮架(8),包括: -前轮架框架(16); -成对前轮(10'、10”),借助于铰接四边形(20)运动学地连接到所述前轮架框架(16); -所述铰接四边形(20),包括在中部铰接件(28)处铰接到所述前轮架框架(16)的成对横向构件(24'、24"); -所述横向构件(24'、24”),在相对的横向端(40、44)处借助于在侧铰接件(52)处枢转到所述横向端(40、44)的立柱(48、48'、48”)而彼此连接,每个立柱(48'、48”)从上端(60)延伸到下端(64),所述上端(60)朝向上横向构件(24')转动,并且所述下端(64)朝向下横向构件(24”)转动, -所述横向构件(24'、24”)和所述立柱(48),限定所述铰接四边形(2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轮架(8)在每个前轮(10'、10”)处包括倾斜支撑结构(72),所述倾斜支撑结构机械地连接到每个前轮(10'、10”)的旋转销(68)以便围绕相关的旋转轴线(R'-R'、R”-R”)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前轮(10'、10”), -倾斜支撑结构(72)借助于布置在每个立柱(48'、48”)的所述上端(60)和下端(64)处的转向铰接件(76)铰接到所述铰接四边形(20),所述转向铰接件限定彼此平行的所述轮(10'、10”)的对应的转向轴线(S'-S'、S”-S”), 其中, 所述倾斜支撑结构(72)包括: -引导轮(88),在特定的轮附接件(94)处连接到前轮(10'、10”)的旋转销(68); -支撑支架(92),借助于所述转向铰接件(76)铰接到所述铰接四边形(20); -引导轮(88)进而在相对的上轴向端和下轴向端(96、98)处借助于至少两个倾斜铰接件(100、105、106、110)铰接到所述支撑支架(92),所述两个倾斜铰接件限定对应的倾斜轴线(B-B)并形成了在所述引导轮(88)与所述支撑支架(92)之间的旋转平移连接, 其中,所述倾斜支撑结构(72)包括 阻尼器元件(101和/或弹性元件(102),以控制所述倾斜运动,其中,所述弹性元件(102)将所述引导轮(88)和所述支撑支架(92)彼此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弹性元件(102)悬伸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支架(92)与所述引导轮(88)的轴向端(96、9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弹性元件(102)是分别在第一倾斜铰接件和第二倾斜铰接件(105、106)处与所述引导轮(88)和所述支撑支架(92)关联的片簧(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铰接件和第二倾斜铰接件(105、106)是弹性变形铰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倾斜支撑结构(72)包括连接杆(104),所述连接杆在第一倾斜铰接件和第二倾斜铰接件(105、106)处双重地铰接到所述支撑支架(92)和所述引导轮(8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弹性元件(102)悬伸地安装在所述引导轮(88)与所述连接杆(104)的锚固件(10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弹性元件片(102)是螺旋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弹性元件(102)悬伸地连接在所述引导轮(88)与所述支撑支架(92)之间,相对于所述连接杆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弹性元件(102)是片簧(103)。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引导轮(88)是包括阻尼器元件(101)的直线引导件。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引导轮(88)包括容纳所述阻尼器元件(101)的杆(124)和同轴地装配到所述杆(124)并且相对于所述杆(124)可平移的壳体(126),所述壳体(126)支撑所述轮短轴(56),所述阻尼器元件(101)放置在所述壳体(126)与所述杆(124)之间。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引导轮(88)、所述支撑支架(92)和所述倾斜铰接件(100、105、106、110)界定周向地闭合的倾斜支撑结构(7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每个轮(10'、10”)的所述旋转销(68)定位在所述周向地闭合的倾斜支撑结构(72)内,和/或,所述侧铰接件(52)和对应的立柱(48'、48”)定位在所述周向地闭合的倾斜支撑结构(72)内。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倾斜支撑结构(72)包括在第三倾斜铰接件(110)处铰接到所述支撑支架(92)和到所述引导轮(88)的端(128)。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倾斜铰接件(100、105、106、110)在垂直于每个轮(10'、10”)的中心线平面(R'-R'、R”-R”)的所述倾斜轴线(B-B)处铰接到所述支撑支架(92)和所述引导轮(88)。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倾斜铰接件(100、105、106、110)在垂直于由所述转向铰接件(76)限定的所述转向轴线(S'-S'、S”-S”)的所述倾斜轴线(B-B)处铰接到所述支撑支架(92)和所述引导轮(88)。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倾斜支撑结构(72)完全地包含在由每个轮(10'、10”)的轮辋(84)界定的容积部(80)内,其中所述容积部(80)面向关于穿过所述中部铰接件(28)的所述前轮架(8)的中心线平面(M-M)。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上横向构件和下横向构件(24'、24”)的横向端(40、44)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横向座(152)中,所述横向座形成在所述立柱(48'、48”)中。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相应的轮(10'、10”)的固定的制动装置(154)固定到每个引导轮(88)。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运动学地连接到所述机动车的可关联的车把的转向拉杆(156)连接到所述支撑支架(92)。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中部铰接件和侧铰接件(28、52)彼此平行并且被取向成使得,相对于穿过所述中部铰接件(28)的投影平面(P),所述转向轴线(S'-S'、S”-S”)利用所述中部铰接件的轴线(W-W)和侧铰接件的轴线(Z-Z)而确定了角(α),所述角α在80度至120度之间,并且优选地,所述角(α)在90度至110度之间。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铰接件(28、52)彼此平行并且正交于所述转向轴线(S'-S'、S”-S”),使得,相对于穿过所述中部铰接件(28)的投影平面(P),所述转向轴线(S'-S'、S”-S”)利用所述中部铰接件的轴线(W-W)和侧铰接件的轴线(Z-Z)而确定了90度的角(α)。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相对于穿过所述中部铰接件(28)的投影平面(P),所述转向轴线(S'-S'、S”-S”)相对于垂直于地面的竖直方向(N-N)以4度至20度之间并且更优选地8度至16度之间的转向角(β)倾斜。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中部铰接件和侧铰接件(28、52)根据平行于地面的,即与垂直于地面的竖直方向(N-N)相垂直的中部铰接件轴线(W-W)和侧铰接件轴线(Z-Z)而倾斜。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前轮架(8),其中,所述中部铰接件(28)和侧铰接件(52)根据彼此平行的所述中部铰接件(W-W)和侧铰接件(Z-Z)的轴线而被取向。 26.机动车(4),所述机动车具有在后轴处的驱动轮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前轮架(8)。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机动车(4),其中,所述机动车(4)包括在所述后轴(12)处的两个后驱动轮(14)。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