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能优化加载点转化的衬套外管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能优化加载点转化的衬套外管。拥有更高的应力分化的分化能力,并且可以调节内部的膨胀管的厚度,形状大小来增加承重力。包括头梁前板、头梁尾板、涨管,头梁前板、头梁尾板,上端的板片和下端的板片分别内翻,对拼后焊接连接为内部空腔的腔壳体结构;头梁前板、头梁尾板左右结构对称设置,在中央线部分两侧分别各设置1只轴梁孔,轴梁孔插入设置涨管,所述头梁前板、头梁尾板都包括中央设置的山形拱梁部和山形拱梁部两侧的侧梁搭接翼,头梁前板的侧梁搭接翼的前端顶部设置拉力槽,拉力槽位置焊接头梁夹片。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宁波拓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黎明;杨天洪;徐晓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6-3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0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025914.3 |
公开号: |
CN208827509U |
分类号: |
B60G7/00(2006.01);B;B60;B60G;B60G7 |
申请人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兴慈一路290号1号楼203-19室 |
主权项: |
1.一种能优化加载点转化的衬套外管,其特征是:包括头梁前板(1)、头梁尾板(2)、涨管(3),头梁前板(1)、头梁尾板(2),上端的板片和下端的板片分别内翻,对拼后焊接连接为内部空腔的腔壳体结构;头梁前板(1)、头梁尾板(2)左右结构对称设置,在中央线部分两侧分别各设置1只轴梁孔(4),轴梁孔插入设置涨管,所述头梁前板(1)、头梁尾板(2)都包括中央设置的山形拱梁部(5)和山形拱梁部两侧的侧梁搭接翼(6),头梁前板的侧梁搭接翼的前端顶部设置拉力槽(7),拉力槽位置焊接头梁夹片(8),所述头梁夹片一体折合成截面为凵字符形状,包括连接平页(9)、内折页(10)、外折页(11),平页纵向搭扣在头梁组件顶端,向内部和外部折合设置出内折页、外折页,内折页、外折页的底部匹配头梁前板、头梁尾板形状设置梯形或三角形的夹尾页(12),内折页的夹尾页贴合在头梁前板(1)外壁上,外折页的夹尾页贴合在头梁尾板(2)外壁的拉力槽(7)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优化加载点转化的衬套外管,其特征是:所述山形拱梁部底部平行,顶部匹配轴梁孔呈弧形凸起,且中央设置有弧形的下凹槽(20),从弧形凸起的部分向外侧延伸逐渐降低整体结构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优化加载点转化的衬套外管,其特征是:所述侧梁搭接翼设置外凸的侧翼分力槽块(13),侧翼分力槽块内设置组件连接螺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优化加载点转化的衬套外管,其特征是:所述头梁尾板的两只轴梁孔中间设置碳管分力槽(15),碳管分力槽上方焊接碳管安装支架(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优化加载点转化的衬套外管,其特征是:所述碳管分力槽的下方贴合头梁尾板内壁设置中央前倾分力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优化加载点转化的衬套外管,其特征是:所述头梁前板(1)或头梁尾板(2)在拉力槽顶部的内翻折页板上凸起设置1只拉力翘包(18),拉力翘包的设置位置还匹配头梁夹片,在头梁夹片的设置内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能优化加载点转化的衬套外管,其特征是:所述头梁前板的侧梁搭接翼比头梁尾板的侧梁搭接翼长度长,两者拼合焊接完成后形成外外长内短结构,与涨型左侧梁(2b)、涨型右侧梁(3b)连接结构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优化加载点转化的衬套外管,其特征是:外折页的夹尾页匹配拉力槽中的部位进行弯折设置,使得外折页和内折页一前一后夹合在头梁前板(1)和头梁尾板(2)顶部外侧,并焊接固定;且内折页顶部还向内侧平直外翻设置搭台片(19)。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