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上、解锁的吊放锁扣装置及操作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上、解锁的吊放锁扣装置及操作方法,它包括固定头结构,所述固定头结构包括用于和活动头结构相配合的光轴,所述光轴的其中一个末端加工有用于和锁扣机构相配合的限位锥台,光轴的另一个末端安装有固定头底座;所述锁扣机构配合安装在活动头结构和浮力块之间,所述浮力块套装在活动头结构的外部,并在浮力作用下驱动锁扣机构与限位锥台实现松开或者锁紧动作。此装置不仅实现自动上、解锁,还改变以往的通过拉动绳索触发解锁的方式,确保水下机器人吊放过程中自动上锁、解锁的可靠性,杜绝误操作的概率。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胡毅力;赵佳;赵春禄;杜卫;朱全平;张潮;贾洪刚;王兴光;陶泽文;张易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2-1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10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120113.8 |
公开号: |
CN109733985A |
代理机构: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分类号: |
B66C1/12(2006.01);B;B66;B66C;B66C1 |
申请人地址: |
443002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西坝建设路1号 |
主权项: |
1.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上、解锁的吊放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头结构(22),所述固定头结构(22)包括用于和活动头结构(7)相配合的光轴(5),所述光轴(5)的其中一个末端加工有用于和锁扣机构相配合的限位锥台(6),光轴(5)的另一个末端安装有固定头底座(4);所述锁扣机构配合安装在活动头结构(7)和浮力块(17)之间,所述浮力块(17)套装在活动头结构(7)的外部,并在浮力作用下驱动锁扣机构与限位锥台(6)实现松开或者锁紧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上、解锁的吊放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底座(4)的外端面固定有两块平行布置的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上加工有通孔(1),所述通孔(1)与水下机器人的起吊点铰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上、解锁的吊放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5)的中心加工有用于穿过机器人脐带缆的脐带缆通过孔(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上、解锁的吊放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头结构(7)包括加工在其中心的用于穿过光轴(5)的中心孔(19),在活动头结构(7)的一端外缘设置有铰接座(8),所述铰接座(8)的上段为用于套装浮力块(17)的浮力块安装环(20),所述浮力块安装环(20)上沿其轴线方向加工有滑槽(16),所述浮力块安装环(20)的末端加工有钩挂凸台(18),所述钩挂凸台(18)与吊环(23)配合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上、解锁的吊放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23)与用于吊装水下机器人的吊放绳索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上、解锁的吊放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机构包括活动锁舌(15),所述活动锁舌(15)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9)铰接在活动头结构(7)的铰接座(8)上,所述活动锁舌(15)的另一端穿过活动头结构(7)上的滑槽(16),并与固定头结构(22)的限位锥台(6)相配合;所述活动锁舌(15)上加工有导向槽(14),所述导向槽(14)与连接板(11)末端的导向销(10)构成滑动配合,,并带动活动锁舌(15)转动;所述连接板(11)安装在固定底板(12)上,所述固定底板(12)通过螺栓(13)固定在浮力块(17)的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上、解锁的吊放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头结构(7)的中心孔(19)的内壁上加工有竖直导向槽(21),所述竖直导向槽(21)与固定头底座(4)构成滑动配合。 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水下机器人自动上、解锁的吊放锁扣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当需要吊装下放水下机器人时,首先将固定头结构(22)的连接板(2)通过销轴与水下机器人的起吊点铰接相连; Step2:将活动头结构(7)套装在固定头结构(22)的光轴(5)上,此时浮力块(17)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并带动固定底板(12)下压,通过固定底板(12)带动连接板(11)以及导向销(10)压紧活动锁舌(15),使得活动锁舌(15)始终与限位锥台(6)相接触配合,进而实现活动头结构(7)与固定头结构(22)之间的锁扣相连; Step3:将机器人脐带缆穿过脐带缆通过孔(3)和中心孔(19),并将吊放绳索与吊环(23)相连,然后通过起到设备将整个水下机器人吊起; Step4:水下机器人入水后,套装在活动头结构(7)上的浮力块(17)接触水之后,受到浮力的作用将上浮,进而带动固定底板(12)上升,再由固定底板(12)带动连接板(11),进而通过连接板(11)带动导向销(10),通过导向销(10)与活动锁舌(15)的导向槽(14)相配合,进而使其转动使得活动锁舌(15)脱离与限位锥台(6)的配合,实现解锁,并完成活动头结构(7)与固定头结构(22)之间的解锁脱离; Step5:当水下机器人完成作业,需要起吊时,此时活动头结构(7)将沿着机器人脐带缆自动下滑,通过自身重力作用将顶开活动锁舌(15),使得活动锁舌(15)再次套装在光轴(5)上,并保证其与限位锥台(6)相接触配合,进而实现活动头结构(7)与固定头结构(22)之间的再次锁扣相连; Step6:启动起吊装置,通过起吊装置再次将整个水下机器人起吊。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