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2,4,6-三硝基甲苯的检测方法
专利名称: 2,4,6-三硝基甲苯的检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4,6‑三硝基甲苯的检测方法,首先在基片表面设置掺杂银纳米粒子的聚(双酚A)碳酸酯薄膜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再将L‑半胱氨酸分子接枝于基底表面,而TNT分子能与L‑半胱氨酸特异性的形成梅森海默复合物,从而实现了基底对TNT的识别与富集;最后,将带有很强拉曼活性的标记分子4‑巯基苯胺的正电荷银纳米粒子通过TNT接枝于上述复合基底上,形成Ag‑TNT‑Ag复合结构进而产生更多纳米级的间隙,利用TNT分子数量与吸附的带有标记分子的正电荷银粒子数量呈固定比例这一特性,通过测定标记分子的拉曼信号强度推算待测样品中TNT浓度。本发明在对TNT的定量检测时,准确度高,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与表面增强拉曼效应。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 陆锐;王连军;李易;李健生;沈锦优;孙秀云;韩卫清;刘晓东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7-11-0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1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711059128.5
公开号: CN109752360A
代理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代理人: 邹伟红
分类号: G01N21/65(2006.01);G;G01;G01N;G01N21
申请人地址: 21009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200号
主权项: 1.2,4,6-三硝基甲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基片表面设置掺杂银纳米粒子的聚(双酚A)碳酸酯薄膜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以薄膜上负载的纳米银粒子为反应位点,接枝L-半胱氨酸分子;再利用L-半胱氨酸分子与待测的2,4,6-三硝基甲苯分子形成梅森海默复合物对2,4,6-三硝基甲苯进行捕获;最后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带有标记分子4-巯基苯胺的正电荷银纳米粒子吸附到2,4,6-三硝基甲苯分子的缺电子芳环上,利用2,4,6-三硝基甲苯分子数量与吸附的带有标记分子的正电荷银粒子数量呈固定比例的特性,通过测定标记分子的拉曼信号强度推算待测样品中2,4,6-三硝基甲苯的浓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是用于水中痕量2,4,6-三硝基甲苯的定量检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为玻璃基片、硅基片或铝箔基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表面增强拉曼基底中,银纳米粒子与聚(双酚A)碳酸酯的质量比为1:1000~1:39.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测2,4,6-三硝基甲苯的检测范围是1×10-8 M~ 1×10-12 M,三倍信噪比下的检测限为2.05×10-13 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上接枝L-半胱氨酸是通过将基底于1 mM L-半胱氨酸水溶液中浸泡10~12h实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待测物2,4,6-三硝基甲苯进行捕获是通过将接枝L-半胱氨酸后的基底于待测2,4,6-三硝基甲苯样品中浸泡20~24h实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带有标记分子4-巯基苯胺的正电荷银纳米粒子吸附到2,4,6-三硝基甲苯分子的缺电子芳环上是通过将捕获2,4,6-三硝基甲苯分子的基底在带有标记分子4-巯基苯胺的正电荷银纳米粒子溶液中浸泡12h以上实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标记分子4-巯基苯胺的正电荷银纳米粒子是通过将正电荷银纳米粒子溶液与4-巯基苯胺溶液避光混合搅拌10h以上,并确保混合后4-巯基苯胺浓度为1.0×10-4 M,所得沉淀离心洗涤、重分散后获得,其中,正电荷银纳米粒子溶液是采用浓度为2.0×10-3 M的硝酸银与过量的还原剂经还原反应后制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银纳米粒子的聚(双酚A)碳酸酯薄膜SERS基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将聚(双酚A)碳酸酯按一定含量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并且加入一定含量的硝酸银,在正高压13.0 ~15.0kv,负高压-1.5 kv条件下在基片上静电纺丝; (2)采用还原剂对步骤(1)所述静电纺丝后的基片进行还原,得到所述基底。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