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车顶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专利名称: 车顶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顶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包括车顶本体,车顶结构还包括:挡水板,挡水板设置在车顶本体的顶部,挡水板位于车顶本体的端部,挡水板位于轨道车辆的端门的上侧,以止挡位于车顶本体顶部的至少部分液体沿端门流下;其中,挡水板为条状,挡水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车顶本体的延伸方向。该车顶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轨道列车容易使位于司机室内的操作者的视线被雨水遮挡的问题。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山东;37
申请人: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扬;喻海洋;宋波;田洪雷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9-0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1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461219.1
公开号: CN208868043U
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韩建伟;谭玲玲
分类号: B61D17/12(2006.01);B;B61;B61D;B61D17
申请人地址: 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锦宏东路88号
主权项: 1.一种车顶结构,包括车顶本体(9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结构还包括: 挡水板(93),所述挡水板(93)设置在所述车顶本体(91)的顶部,所述挡水板(93)位于所述车顶本体(91)的端部,所述挡水板(93)位于轨道车辆的端门的上侧,以止挡位于所述车顶本体(91)顶部的至少部分液体从所述端门流下; 其中,所述挡水板(93)为条状,所述挡水板(9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车顶本体(91)的延伸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本体(91)还包括: 端梁(931),所述端梁(931)位于所述车顶本体(91)的端部,所述挡水板(93)设置在所述端梁(93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931)的顶壁为弧形,所述挡水板(93)具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为与所述端梁(931)的顶壁相配合的弧形面,以使所述挡水板(93)通过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端梁(931)的顶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本体(91)还包括: 车顶板(933),所述车顶板(933)沿所述车顶本体(91)的延伸方向延伸; 其中,在同一竖直截面上,所述挡水板(93)的高度大于所述车顶板(933)的高度; 其中,所述竖直截面沿所述车顶本体(91)的延伸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板(933)还包括: 第一顶板(934)、第二顶板(935)和第三顶板(936),所述第二顶板(935)位于所述第一顶板(934)和所述第三顶板(936)之间,所述第一顶板(934)、所述第二顶板(935)和所述第三顶板(936)均沿所述车顶本体(91)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依次拼接; 其中,所述挡水板(93)与所述第二顶板(935)的相对应的端部表面(937)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93)和所述第二顶板(935)的相对应的端部表面(937)均为弧形,所述挡水板(93)的长度小于所述端部表面(937)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本体(91)还包括: 上边梁(92),所述上边梁(92)位于所述车顶本体(91)的两侧,所述上边梁(92)沿所述车顶本体(91)的延伸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上边梁(92)具有挡檐部(924),所述挡檐部(924)沿所述车顶本体(91)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挡檐部(924)的至少部分上表面为水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92)包括第二上边梁(922)和两个第一上边梁(921),所述第二上边梁(922)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上边梁(921)之间以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上边梁(92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檐部(924)上设置有排水孔,以使位于所述挡檐部(924)上方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水孔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93)为两个,两个所述挡水板(93)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车顶本体(91)的相对两端;其中,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的一端为司机室,所述轨道车辆的另一端为端墙,所述司机室和所述端墙上均设置有所述端门,以使各个所述挡水板(93)止挡位于相应的所述端门上方的液体。 11.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结构。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