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包括底座板、外壳、线圈、第一支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蓄电池、散热孔和耐磨垫,所述底座板上侧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内侧设有线圈,所述线圈内侧设有转轴,所述线圈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线圈上侧设有N极电磁,所述线圈下侧设有S极电磁,所述接口是通过导线连接于蓄电池,所述外壳上侧设有散热孔,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上设有夹片一和夹片二,所述夹片一和夹片二内侧设有耐磨垫。对转轴进行固定,防止线圈发生晃动,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方便人们的使用,将线圈在转动产生热量进行疏散,防止大量的热量堆积,避免了造成线圈毁坏,降低了成本的使用,适应推广使用。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上海;31
申请人: 捷伸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超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6-14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2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0924810.X
公开号: CN208906692U
代理机构: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陈思聪
分类号: B60L50/00(2019.01);B;B60;B60L;B60L50
申请人地址: 201207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芳春路400号1幢3层302-41室
主权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包括底座板(1)、外壳(2)、线圈(3)、第一支撑装置(7)、第二支撑装置(8)、蓄电池(10)、散热孔(12)和耐磨垫(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上侧设有外壳(2),所述外壳(2)内侧设有线圈(3),所述线圈(3)内侧设有转轴(4),所述线圈(3)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装置(7)和第二支撑装置(8),所述第一支撑装置(7)和第二支撑装置(8)是通过焊接连接于底座板(1),所述线圈(3)上侧设有N极电磁(5),所述线圈(3)下侧设有S极电磁(6),所述第二支撑装置(8)左侧设有接口(9),所述接口(9)是通过导线连接于蓄电池(10),所述外壳(2)上侧设有散热孔(12),所述第一支撑装置(7)上设有夹片一(14)和夹片二(15),所述夹片一(14)是通过合页连接于夹片二(15),所述夹片一(14)和夹片二(15)内侧设有耐磨垫(18); 所述耐磨垫(18)是由聚四氟乙烯材料(19)、硅橡胶片(20)、氟橡胶片(21)组成,所述聚四氟乙烯材料(19)、硅橡胶片(20)、氟橡胶片(2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聚四氟乙烯材料(19)外侧设有硅橡胶片(20),所述硅橡胶片(20)是通过粘贴连接于聚四氟乙烯材料(19),所述硅橡胶片(20)外侧设有氟橡胶片(21),所述氟橡胶片(21)是通过粘贴连接于硅橡胶片(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12)上设有百叶窗(13),所述百叶窗(13)是通过可拆卸连接于散热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侧设有消音棉(11),所述消音棉(11)是通过粘贴连接于外壳(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一(14)和夹片二(15)之间设有螺栓(16),所述螺栓(16)是通过可拆卸连接于夹片一(14)和夹片二(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外侧设有轴承(17),所述轴承(17)是通过可拆卸连接于耐磨垫(18)。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