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装置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装置,包括置物台、车头架、拉手、桶体、支座杆、固定块一、万向轮、扣件、减震装置和伸缩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装置,通过设置伸缩杆,调动杆外长度,通过固定件松开转动件,即可拉出固定件,再拉动前轴杆,确定孔洞位置,再固定通过固定件拧紧转动件进行固定,达到调节长度作用,解决了推杆长度固定使用不方便的问题;通过设置减震装置,通过连接块与置物台内部进行焊接,使之固定,而内部设置的泡棉、钢丝网团和弹簧都具有较大的弹性,使之在移动时减少大量震动,使之更好运动,解决了运输时震动过大而对运输麻烦的问题。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福建;35 |
申请人: |
林惠贞 |
发明人: |
林惠贞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7-0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3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053054.4 |
公开号: |
CN208915192U |
分类号: |
B62B3/00(2006.01);B;B62;B62B;B62B3 |
申请人地址: |
363904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枋洋镇乔美村乌石洋67号 |
主权项: |
1.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装置,包括置物台(1)、车头架(2)、拉手(3)、桶体(4)、支座杆(5)、固定块一(7)、万向轮(8)和扣件(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装置(6)和伸缩杆(10),所述置物台(1)前端中部设置有车头架(2),且车头架(2)与置物台(1)进行焊接,所述车头架(2)设置在伸缩杆(10)底端且与伸缩杆(10)进行焊接,所述伸缩杆(10)顶端设置有拉手(3)且拉手(3)贯穿焊接于车头架(2)内部,所述置物台(1)上设置有桶体(4)且桶体(4)与置物台(1)进行间隙配合,所述支座杆(5)设置在置物台(1)底部四端且与置物台(1)进行焊接,所述减震装置(6)设置在置物台(1)内部且与置物台(1)进行焊接,所述支座杆(5)设置在固定块一(7)顶端,且固定块一(7)与支座杆(5)进行焊接,所述万向轮(8)设置在固定块一(7)底端且与固定块一(7)进行焊接,所述扣件(9)设置在置物台(1)左右两边角落且与置物台(1)进行焊接,所述减震装置(6)由外框(61)、泡棉(62)、连接块(63)、垫块(64)、钢丝网团(65)和弹簧(66)组成,所述外框(61)内部设置有泡棉(62)、垫块(64)、钢丝网团(65)和弹簧(66),所述泡棉(62)设置在外框(61)内上下两端且与外框(61)进行粘接,所述连接块(63)设置在外框(61)外部上下两端角落且与外框(61)进行焊接,所述垫块(64)设置在外框(61)外部上下两端且与外框(61)进行焊接,所述钢丝网团(65)设置在外框(61)内部且与外框(61)间隙配合,所述弹簧(66)设置在垫块(64)之间且与垫块(64)进行焊接,所述外框(61)设置在置物台(1)内部且与置物台(1) 进行焊接,所述伸缩杆(10)由后轴杆(101)、内轴杆(102)、前轴杆(103)、孔洞(104)、转动件(105)和固定件(106)组成,所述内轴杆(102)焊接于后轴杆(101)内顶端且贯穿前轴杆(103)且与前轴杆(103)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前轴杆(103)与内轴杆(102)前后表面中部设置有孔洞(104),所述转动件(105)贯穿前轴杆(103)与内轴杆(102)同步的孔洞(104)且与前轴杆(103)与内轴杆(10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件(106)设置在转动件(105)下端且与转动件(105)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前轴杆(103)顶端设置有拉手(3)且拉手(3)贯穿焊接于前轴杆(103)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3)内表面套有橡胶层厚度为3mm,且表面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105)旋转处呈扁平状且旋转面设置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8)外表面中部套有橡胶层厚度为2mm,并且橡胶层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8)均有安装脚踩式刹车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台(1)设置有固定块且中部转轴与桶体(4)周围下端设置的扣件在转轴处可进行转动。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