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超薄乘用车用混合动力总成
专利名称: 超薄乘用车用混合动力总成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超薄乘用车用混合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弹性减震器、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四制动器、差速器模块。所述发动机、弹性减震器、第一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依次同轴安装;所述第二行星排分别与第一行星排、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分别与第三行星排、第三制动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轴分别与第一行星排、第四制动器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与第一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与第二行星排连接;所述差速器模块与第三行星排连接。本发明驱动模式丰富、体积小、能耗低、效率和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段福海;王豫;陈军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7-13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0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771929.2
公开号: CN109835163A
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清彦
分类号: B60K6/24(2007.01);B;B60;B60K;B60K6
申请人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云展路8号
主权项: 1.超薄乘用车用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弹性减震器、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四制动器、差速器模块; 所述发动机、弹性减震器、第一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依次同轴安装; 所述第二行星排分别与第一行星排、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左端与第三行星排连接,第一电机轴的右端与第三制动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轴为空心轴,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轴的左端穿过第一电机轴与第一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轴的右端与第四制动器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与第一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与第二行星排连接;所述差速器模块与第三行星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乘用车用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齿圈、第一转臂; 所述第一行星轮与第一转臂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第一齿圈内啮合连接; 所述第一齿圈外圆周上还设置外齿,所述第一齿圈通过第一齿圈连接件与第一制动器的第一制动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乘用车用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行星轮、第一齿圈、第二内齿圈、第二转臂; 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二转臂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一齿圈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二内齿圈内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内齿圈与第二制动器的第二制动盘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乘用车用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行星排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二转臂、中间行星轮; 所述中间行星轮、第三行星轮均分别安装在第二转臂上,所述第三太阳轮与中间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中间行星轮与第三行星轮外啮合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三行星轮为双联齿轮,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三行星轮共用行星轴安装在第二转臂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乘用车用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转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差速器模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差速器模块分别连接左半轴、右半轴输出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乘用车用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轴右端与第三制动器的第三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轴的右端与第四制动器的第四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发动机通过弹性减震器连接输入轴与第一转臂连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