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微小颗粒侵入间隙的显微观测装置 |
摘要: |
一种微小颗粒侵入间隙的显微观测装置,简化阀芯(4)嵌入下底板(2)中组成实验阀口及微米间隙,阀芯固定螺钉(6)穿过简化阀芯(4),并拧入下底板(2)中,颗粒注射器(3)中加入微米颗粒(7),并插入上盖板(1)中,上盖板(1)中嵌入锥形透明玻璃(5),下底板(2)中装入大密封圈(10),通过螺钉装配上盖板(1)与下底板(2),拧紧螺钉使大密封圈(10)压缩,并使上盖板(1)与下底板(2)接触,下底板(2)固定在定位支架(8)上,显微镜(9)光源置于下底板(2)下方,其镜头位于锥形透明玻璃(5)上方并对准简化阀芯(4)。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甘肃;62 |
申请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发明人: |
冀宏;陈乾鹏;张建军;袁海丽;赵晶;范帅;袁强;徐瑞;袁清云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4-2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1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321846.8 |
公开号: |
CN109870409A |
代理机构: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斌 |
分类号: |
G01N21/01(2006.01);G;G01;G01N;G01N21 |
申请人地址: |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
主权项: |
1.一种微小颗粒侵入间隙的显微观测装置,由上盖板(1)、下底板(2)、颗粒注射器(3)、简化阀芯(4)、锥形透明玻璃(5)、阀芯固定螺钉(6)、微米颗粒(7)、定位支架(8)、显微镜(9)、大密封圈(10)组成,其特征在于简化阀芯(4)嵌入下底板(2)中组成实验阀口及微米间隙,阀芯固定螺钉(6)穿过简化阀芯(4),并拧入下底板(2)中,颗粒注射器(3)中加入微米颗粒(7),并通过螺纹插入上盖板(1)中,上盖板(1)中嵌入锥形透明玻璃(5),下底板(2)中装入大密封圈(10),通过螺钉装配上盖板(1)与下底板(2),拧紧螺钉使大密封圈(10)压缩,并使上盖板(1)与下底板(2)接触,下底板(2)固定在定位支架(8)上,显微镜(9)光源置于下底板(2)下方,其镜头位于锥形透明玻璃(5)上方并对准简化阀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颗粒侵入间隙的显微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底板(2)中还设置有密封槽(2a)、泄油槽(2b)、颗粒入口(2c)、入口流道(2d)、出口流道(2e)、下底板螺钉孔(2f),入口流道(2d)的宽度明显窄于出口流道(2e),颗粒入口(2c)设置于入口流道(2d)中,泄油槽(2b)连通简化阀芯(4)与下底板(2)构成的间隙后腔,并与出口流道(2e)相连通,此外,泄油槽(2b)还布置在入口流道(2d)四周,以及简化阀芯(4)的高压端,并与出口流道(2e)相通,密封槽(2a)沿下底板(2)四周边缘布置,外侧均布下底板螺钉孔(2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颗粒侵入间隙的显微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板(1)上还设置有颗粒注射器接口(1a)、观测窗口(1b)、上盖板螺钉孔(1c)、加强筋板(1d),上盖板螺钉孔(1c)与下底板螺钉孔(2f)对应加工,当上盖板(1)与下底板(2)配合安装好后,在上盖板(1)上对应颗粒入口(2c)的同心位置开设颗粒注射器接口(1a),颗粒注射器接口(1a)内圆柱面开设螺纹,并在上盖板(1)上对应简化阀芯(4)的位置开设锥形观测窗口(1b),加强筋板(1d)以观测窗口(1b)为中心,向四角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颗粒侵入间隙的显微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颗粒注射器(3)上还设置有丝杠旋钮(3a)、丝杠螺母(3b)、密封活塞(3c)、活塞密封圈(3d)、注射器筒身(3e)、锥阀上腔(3f)、锥阀芯(3g)、锥阀下腔(3h)、锥阀座(3i)、复位弹簧(3j)、颗粒注射口(3k),丝杠旋钮(3a)旋入丝杠螺母(3b),密封活塞(3c)与丝杠旋钮(3a)焊接或者通过螺纹连接,活塞密封圈(3d)套在密封活塞(3c)外侧,将丝杠螺母(3b)拧入注射器筒身(3e)上端,使密封活塞(3c)装配到注射器筒身(3e)内部上半部分,复位弹簧上端(3j)套在锥阀芯(3g)上,下端抵在颗粒注射口(3k)上端,锥阀芯(3g)上端与锥阀座(3i)配合,锥阀座(3i)下端抵住颗粒注射口(3k)上端面,上端套在注射器筒身(3e)内部,将颗粒注射口(3k)通过螺纹插装的方式与注射器筒身(3e)配合,使锥阀芯(3g)、锥阀座(3i)、复位弹簧(3j)一同固定在注射器筒身(3e)内部下半部分,除颗粒注射口(3k)外,涉及到锥阀上腔(3f)与锥阀下腔(3h)密封的部位均安装密封圈。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