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侧开门煤炭漏斗车 |
摘要: |
侧开门煤炭漏斗车主要适用于铁路散状货物的运输。其实质是由车体、侧开门开闭机构和电控风动装置组成,车门为全侧开型,其有效卸煤长度与车辆长度之比为60%~95%,其车体的底架窄于纵向脊背的宽度;侧开门开闭机构采用钩锁一死点二级闭锁机构,因而具有侧门锁闭可靠,开门容易的特点;而电控风动装置的设置,具有独立的风压储能系统,不依赖于机车或地面风源,并具有电控、风控、手控同时并存的开门特点。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专利 |
申请人: |
水利电力部宝鸡车辆修造厂 |
发明人: |
周风鸣; 郑乾戍; 王智生; 谢松云; 王迪津; 张赖民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87-07-23T00:00:00+0900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87210925 |
公开号: |
CN87210925 |
分类号: |
B61D7/08 |
申请人地址: |
陕西省宝鸡市 |
主权项: |
一种侧开门煤炭漏斗车,其特征是由车体、侧开门开闭机
构和电控风动装置组成;
(1)所述的车体是由车底架和车厢组成,车底架是由端梁(9)
枕梁(10)、横梁(11)、辅助梁(12)、侧梁(13)、中梁(14)和铁板(15)组成,
采用焊接,将端梁、枕梁、横梁、辅助梁、侧梁、中梁和铁地板
组焊成为一个平面钢结构,其车底架窄于车体及纵向脊背的宽度
车相是由上部车厢、端墙、侧门(16)、车厢中部横向脊和车厢底
部纵向脊背组成,其上部车厢的侧边和端部呈收口折线形结构或
园弧形,侧门采用销轴固定在车厢两侧的下部且每侧各有两个面
积相等的侧门(16),车厢中横向脊背采用焊接固定的方法固定在车
厢中部两侧的厢壁上,从而将车厢等分成两个相等的空间、车厢
底部纵向脊背同样来用焊接固定的方法与车底架成一体;
(2)所述的侧开门开闭机构的实质是勾锁一死点二级闭锁机构,
这是由左定位器(17)、左勾锁(18)、上连杆(19)、双联杠杆(20)、下连杆
(26)、右定位器(28)、门销轴(34)、右勾锁(27)和销轴
(33)组成,其左、右定位器(17.18)固定在侧门(16)上,左、
右勾锁(18,27)通过左右定位器上角门销轴(34)与左、右定
位器连接,上连杆(19)和下连杆(26) 的一端通过销轴1(35)与
勾锁(18,27)连接,另一端同样通过销轴2 (37)与双联杠杆
(20)连接,双联杠杆(20)则与轴(36)连接,从而带动整个
勾锁一死点二级闭锁机构运行;
(3)所述的电控风动装置是由控系统和风压贮能系统组成,
电气系统是由车上电气触头(38)、晶体管(D1、D2)、行程开
关(KX、GX )和电磁换向阀控制线圈(DCF-1、DCF-2)通
过联接线联接组成,其晶体管组成双锁闭回路,晶体管D1的正极和
D2的负极相互联接接车上电气触头(28),而晶体管D1的负极与
行程开关KS和电磁换向阀控制线圈DCF-1的一端联接,晶体
管D2的正极则与行程开关GX和电磁换向阀控制线圈DCF-2
的一端联接,行程开关( KX、GX)的另一端与电阻(R1、R2)
的一端联接,电阻(R1、R2)的另一端与电磁换向阀线圈(DCF一1、
DCF-2)的另一端相互联接接;风压贮能系统是由空压机(56)
截断塞门(47,55)、远心集尘器(54)、止回阀(53)、贮
气筒(52)、放水阀(51)、安全阀(49)、调压阀(48)、分水
滤尘器( 50 )、主风管(45)、风管(41,46)折角塞门
(4 4)、软管连接器(43)、电磁向阀(42)和双向风
缸(40)组成,其空压机、截断塞门、远心集坐器、止回阀、
贮气筒和分水滤尘器通过风管(4 1 ) 串连联接至电磁换向阀的
P端,而电磁换向阀的A端和B端分别通过风管(41)与双向
风缸( 40)的后腔和前腔联接,并在贮气筒(52)的上方和
下方各装有一安全阀(49)和放水阀(51 ),调压阀
(43)右一端与空压机(56)连接,另一端与联接止回阀(53)和
贮气筒(52)之间的风管(41)联接,截断塞门1(47)的
管1(46)与联接截断塞门(55)和远心集尘器(54)之间的风管
(41)联接,另一端与主风管(45)联接,主风管的两端各接有一
折角塞门(44),而折角塞门接有一软管连接器(43)。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