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汽车空调冷热风混风结构及空调箱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冷热风混风结构,包括中部镂空区、矩形流道和异形流道,矩形流道的横截面为矩形,异形流道的横截面自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减小,矩形流道和异形流道相互平行,且最大宽度相同,在中部镂空区中设置有导流板。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箱,包括空调箱箱体和两个汽车空调冷热风混风结构,空调箱箱体包括中隔板、空调箱左壳体和空调箱右壳体,空调箱左壳体与中隔板合围形成左腔室,空调箱右壳体与中隔板合围形成右腔室,两个汽车空调冷热风混风结构分别设置左腔室和右腔室中。采用以上结构,能够合理地分配风量,充分地混匀冷热风,避免各模式出现温差,同时,能够作为双温区空调进行分别控制。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重庆;50 |
申请人: |
重庆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范俊伟;兰云德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1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1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878107.6 |
公开号: |
CN208993456U |
代理机构: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蔡冬彦 |
分类号: |
B60H1/00(2006.01);B;B60;B60H;B60H1 |
申请人地址: |
401120 重庆市北部新区经开园长福西路4号一期、二期厂房 |
主权项: |
1.一种汽车空调冷热风混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镂空区(1)和分别位于中部镂空区(1)两侧的矩形流道(2)和异形流道(3),所述矩形流道(2)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异形流道(3)的横截面自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减小,所述矩形流道(2)和异形流道(3)相互平行,且最大宽度相同,在所述中部镂空区(1)中设置有用于改变风向的导流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冷热风混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镂空区(1)包括与矩形流道(2)相邻的第一区域(11)和与异形流道(3)相邻的第二区域(12),所述第一区域(11)的镂空面积小于第二区域(12)的镂空面积,所述导流板(4)设置在第二区域(1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冷热风混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11)中设置有连接加强筋(11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空调冷热风混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为倾斜设置的圆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冷热风混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流道(2)和异形流道(3)位于其中一端的端部均为平口结构,位于另一端的端部均为斜口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汽车空调冷热风混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流道(3)的横截面为梯形,并在边角处采用圆弧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冷热风混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矩形流道(2)和异形流道(3)远离中部镂空区(1)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安装筋(5)。 8.一种空调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箱箱体(6)和两个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空调冷热风混风结构,所述空调箱箱体(6)包括中隔板(61)和分别位于中隔板(61)左右两侧的空调箱左壳体(62)和空调箱右壳体(63),所述空调箱左壳体(62)与中隔板(61)合围形成左腔室,所述空调箱右壳体(63)与中隔板(61)合围形成右腔室,两个汽车空调冷热风混风结构对称地安装在中隔板(61)两侧的左腔室和右腔室中。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