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的周转式治具传送线
专利名称: 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的周转式治具传送线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的周转式治具传送线,包括:沿Y轴方向延伸且间隔设置的送料导轨及回料导轨;以及滑动配接于送料导轨及回料导轨上的若干个治具组件,其中,送料导轨与回料导轨两者的首末两端相齐平,送料导轨与回料导轨的上游和下游均设有治具周转组件,治具组件在送料导轨上的传送方向与其在回料导轨上的传送方向相反,治具周转组件周期性地与送料导轨或回料导轨相对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其在提高治具传送时的定位精度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治具从一条线转移到另一条线上时的对接精度,大大提高了对接精度,由此提高了治具的周转效率及成功率。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苏州富纳艾尔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加富;郑永俊;孙青海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7-17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25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131655.2
公开号: CN209023659U
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韩飞
分类号: B65G37/02(2006.01);B;B65;B65G;B65G37
申请人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通园路208号11楼东101室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的周转式治具传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Y轴方向延伸且间隔设置的送料导轨(173)及回料导轨(172);以及 滑动配接于送料导轨(173)及回料导轨(172)上的若干个治具组件(16), 其中,送料导轨(173)与回料导轨(172)两者的首末两端相齐平,送料导轨(173)与回料导轨(172)的上游和下游均设有治具周转组件(19),治具组件(16)在送料导轨(173)上的传送方向与其在回料导轨(172)上的传送方向相反,治具周转组件(19)周期性地与送料导轨(173)或回料导轨(172)相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的周转式治具传送线,其特征在于,送料导轨(173)与回料导轨(172)的上游和/或下游设有具有双向动力输出端的双向驱动器(171),送料导轨(173)与回料导轨(172)的旁侧均设有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与治具组件(16)及双向驱动器(171)均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的周转式治具传送线,其特征在于,治具组件(16)包括: 治具基板; 设于所述治具基板上表面的治具(162);以及 设于所示治具基板下表面的滑动配接块(164), 其中,治具(162)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水平放置槽及竖直放置槽(1625),治具(162)上设有连通其外界及所述水平放置槽底部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水平放置槽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的周转式治具传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基板包括前基板(163)及后基板(161),该前基板(163)与后基板(161)在水平面上一体式地结合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限位通槽,所述限位通槽沿Z轴方向贯穿所述治具基板的上下两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的周转式治具传送线,其特征在于,前基板(163)的下表面开设有定位槽(1631),前基板(163)的下表面、定位槽(1631)的槽口外侧设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前传动齿(163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的周转式治具传送线,其特征在于,后基板(161)的下表面开设有配接块安装槽(1634),滑动配接块(164)设于该配接块安装槽(1634)中,后基板(161)的下表面、配接块安装槽(1634)的后侧设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后传动齿(1612),当治具组件(16)位于送料导轨(173)上时,所述传动齿条与后传动齿(1612)相啮合,当治具组件(16)位于回料导轨(172)上时,所述传动齿条与前传动齿(1632)相啮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的周转式治具传送线,其特征在于,送料导轨(173)上沿其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组装工位、刻字工位、以及检测工位,后基板(161)的后侧设有定位感应点(1611),所述组装工位、刻字工位、以及检测工位上均设有位于送料导轨(173)后侧的后定位传感器(16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的周转式治具传送线,其特征在于,后基板(161)的左侧和/或右侧设有呈倒置状的L字形定位端,所述定位端包括水平部及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与后基板(161)相固接,所述竖直部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组装工位、刻字工位、以及检测工位上均设有位于送料导轨(173)前侧的定位凸块(167),当治具组件(16)被组装工位、刻字工位、以及检测工位上相应的后定位传感器(168)感应到时,相应工位处的定位凸块(167)向上升起并与定位槽(1631)相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的周转式治具传送线,其特征在于,治具周转组件(19)包括: 沿X轴方向延伸的X向导杆(191); 与X向导杆(191)滑动配接的滑动底座(193);以及 由滑动底座(193)所支撑的承接底座(194), 其中,承接底座(194)的上表面固接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周转导轨(1941),X向导杆(191)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滑动底座(193)沿X向导杆(191)往复滑移的X向驱动器(1911),周转导轨(1941)的旁侧设有位于其上下游的左端位置传感器(195)及右端位置传感器(196),周转导轨(1941) 周期性地与送料导轨(173)或回料导轨(172)相对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的周转式治具传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基板与周转导轨(1941)周期性地相配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的周转式治具传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端设有两个,分别为设于后基板(161)左侧的左定位端(165)及设于后基板(161)右侧的右定位端(166),当左端位置传感器(195)及右端位置传感器(196)感应到左定位端(165)及右定位端(166)到位后,X向驱动器(1911)将滑动底座(193)从X向导杆(191)一端推动至另一端,从而使得周转导轨(1941)由与送料导轨(173)相配接替换为与回料导轨(172)相对接,或者由与回料导轨(172)相对接替换为与送料导轨(173)相配接。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的周转式治具传送线,其特征在于,滑动底座(193)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通槽相对应的限位杆(1931),该限位杆(1931)从滑动底座(193)上竖直向上出发,穿过承接底座(194)后继续向上凸起,当所述治具基板运动到预设位置后,限位杆(1931)通过所述限位通槽后对所述治具基板进行限位。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的周转式治具传送线,其特征在于,X向导杆(191)的旁侧设置有多个沿X轴方向布置的X向位置传感器,承接底座(194)的后侧设有用于感应定位感应点(1611)的后位置传感器(192)。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