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增程式动力系统及动力切换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增程式动力系统及动力切换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程式动力系统及动力切换方法,动力系统连接并驱动车辆差速器,包括发电机、电动机、动力传动箱和发动机,动力传动箱衔接于电动机、发动机和差速器之间,电动机和/或发动机通过动力传动箱传动驱动至差速器,动力传动箱包括发动机动力输入机构、电动机动力输入机构、发电机动力传递机构、模式切换机构和动力输出机构,电动机动力输入机构两端分别衔接电动机和动力输出机构,发动机动力输入机构两端分别衔接发动机和发电机动力传递机构,模式切换机构位于发电机动力传递机构和动力输出机构之间,可切换状态至衔接发电机动力传递机构和动力输出机构,或者脱离所述衔接状态。本发明实现了纯电、纯油、混动多种驱动模式、传递部件紧凑、动力传递和节能得到优化。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海博瑞德(北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袁涛;牛学臣;李学龙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4-1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0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303952.3
公开号: CN109955712A
代理机构: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超宇
分类号: B60K6/46(2007.01);B;B60;B60K;B60K6
申请人地址: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1号院32号楼5层E10A
主权项: 1.一种增程式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连接并驱动车辆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电机(1)、电动机(2)、动力传动箱(3)和发动机(4),动力传动箱(3)衔接于电动机(2)、发动机(4)和所述差速器之间,电动机(2)或发动机(4)通过动力传动箱(3)传动驱动至差速器,动力传动箱(3)包括发动机动力输入机构、电动机动力输入机构、发电机动力传递机构和动力输出机构,电动机动力输入机构两端分别衔接电动机(2)和动力输出机构,发动机动力输入机构两端分别衔接发动机(4)和发电机动力传递机构; 动力传动箱(3)还包括模式切换机构(34),模式切换机构(34)位于发电机动力传递机构和动力输出机构之间,模式切换机构(34)可切换状态至衔接发电机动力传递机构和动力输出机构,将发动机(4)的驱动通过发电机动力传递机构传递至动力输出机构,或者脱离发电机动力传递机构和动力输出机构的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动机动力输入机构包括电动机轴(321)和电动机齿轮(Z21),电动机轴(321)两端分别连接电动机(2)的转子和电动机齿轮(Z21),电动机齿轮(Z21)衔接动力输出机构;发动机动力输入机构包括发动机轴(311)和发动机齿轮(Z11),发动机轴(311)两端分别连接发动机(4)和发动机齿轮(Z11);发电机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发电机轴(331)和发电机齿轮(Z12),发电机轴(331)两端分别连接发电机(1)的转子和发电机齿轮(Z12),发电机齿轮(Z12)衔接发动机齿轮(Z11)和模式切换机构(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动机轴(321)为套设于发电机轴(331)外部的空心轴套,发电机轴(331)一端连接发电机(1)的转子,另一端伸出电动机轴(321)后共运动的连接发电机齿轮(Z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模式切换机构(34)包括齿套轴(344)、固定齿套(345)、切换齿轮(Z13)和活动齿套(346),齿套轴(344)连接动力输出机构且两者共运动的设置,固定齿套(345)连接齿套轴(344)且两者共运动的设置,切换齿轮(Z13)与齿套轴(344)非共运动的设置,切换齿轮(Z13)一端和发电机齿轮(Z12)啮合,另一端衔接接活动齿套(346),活动齿套(346)可移动至衔接固定齿套(345)和切换齿轮(Z13)使三者共运动,或者移动至固定齿套(345)和切换齿轮(Z13)脱离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齿套(345)、活动齿套(346)和切换齿轮(Z13)均套设于齿套轴(344)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切换齿轮(Z13)包括一体连接的啮合端和套接端,所述啮合端较套接端远离固定齿套(345),套接端的外径等于固定齿套(345)的外径,所述啮合端和发电机齿轮(Z12)啮合,活动齿套(346)与切换齿轮(Z13)和所述套接端通过啮合连接实现共旋转,活动齿套(346)沿齿套轴(344)的轴向可移动的设置:移动至套设于活动齿套(346)外部,或者移动至套设于活动齿套(346)和固定齿套(345)的外部且固定齿套(345)、活动齿套(346)和切换齿轮(Z13)三者共旋转的设置,齿套轴(344)上两端设有限制活动齿套(346)移动范围的极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模式切换机构(34)还包括电动执行机构(343)和切换拨叉347,切换拨叉347连接活动齿套(346),电动执行机构(343)连接并驱动切换拨叉347带动活动齿套(346)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动齿套(346)的外部设有圆周方向的连接槽,所述切换拨叉347活动套设在连接槽上、不贴合连接槽槽底的设置,电动执行机构(343)连接并驱动切换拨叉347带动活动齿套(346)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动执行机构(343)包括切换电机(3431)、拨叉头(3432)、机体3433和传感器3434,切换电机3431、拨叉头3432和传感器3434均安装在机体3433上,切换电机3431、拨叉头3432和切换拨叉347依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动力输出机构包括第一传递齿轮(Z22),第一传递齿轮Z22套接于齿套轴(344)外部且两者共运动的设置,第一传递齿轮(Z22)与电动机齿轮(Z21)啮合,第一传递齿轮(Z22)还衔接所述差速器。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