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用于吸收冲击的多级变形加强结构 |
摘要: |
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结构加强件,其包括:a)具有底壁的承载件,多个突出部从所述底壁延伸,所述多个突出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和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的高度大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的高度;b)可热活化且附着到所述承载件的可活化材料,其将所述承载件固定在所述交通工具的腔体中;其中在发生冲击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响应于冲击负荷而朝着所述底壁和/或在所述冲击负荷的方向上变形;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接收所述冲击负荷并变形之前接收所述冲击负荷并变形。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美国;US |
申请人: |
泽菲罗斯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李立文;亨利·E·理查森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7-07-2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0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780055996.8 |
公开号: |
CN109982917A |
代理机构: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分类号: |
B62D25/00(2006.01);B;B62;B62D;B62D25 |
申请人地址: |
美国密歇根州罗密欧麦克林大道160号 |
主权项: |
1.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结构加强件,其包括: a)具有底壁和从所述底壁延伸的多个突出部的承载件,所述多个突出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和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的高度大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的高度; b)附着到承载件的可活化材料,其中所述可活化材料将所述承载件固定在所述交通工具的腔体中; 其中在发生冲击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响应于冲击负荷而朝着所述底壁变形和/或在所述冲击负荷的方向上变形;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接收所述冲击负荷并变形之前接收所述冲击负荷并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承载件包括被所述底壁分隔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为所述第一部分的组成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在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多个突出部相反的方向上从所述底壁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承载件为模塑聚合承载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模塑聚合承载件包括由与所述模塑聚合承载件不同的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插件;并且 其中所述插件的所述材料的屈服强度大于所述模塑聚合承载件的屈服强度。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承载件为单一模塑整块化结构。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承载件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局部纤维加强件。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可活化材料在汽车涂装作业中受热活化;并且 其中所述可活化材料为结构泡沫、声学泡沫、密封剂或它们的组合。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可活化材料在活化后膨胀。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为第一组具有类似高度的多个突出部的组成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为第二组具有类似高度的多个突出部的组成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第一组所述多个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组所述多个突出部在所述底壁上相对于彼此交替。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多个突出部包括一对彼此相对且间隔开的侧壁; 其中所述多个突出部包括一对彼此相对且间隔开的端壁;并且 其中所述一对端壁邻接所述一对侧壁以限定大体上连续的外围壁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第一组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至少一个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组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至少一个突出部交叉。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一些突出部形成从所述底壁延伸的一个或多个蜂窝状结构,所述蜂窝状结构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壁、三个或更多个壁、四个或更多个壁、五个或更多个壁、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多个突出部包括一个或多个筋条、支柱、凸片、延伸部等、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的响应于所述冲击负荷的变形为塑性变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的响应于所述冲击负荷的变形为塑性变形、或者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的响应于所述冲击负荷的变形皆为塑性变形。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所述变形包括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屈曲、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所述变形包括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屈曲、或者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两者的变形包括两者的屈曲。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承载件包括向外放置在所述交通工具的第一腔体中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腔体靠近所述交通工具的外板;并且 其中所述承载件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向内放置在所述交通工具的第一腔体中、向内放置在所述交通工具的邻接所述第一腔体且向内设置于所述交通工具中的第二腔体中、或者向内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两者中。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加强件,其中所述交通工具的第一腔体和所述交通工具的第二腔体由壁分隔开。 20.一种用于制作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加强件的方法,其包括: a)执行有限元分析以模拟冲击负荷; b)基于所述有限元分析的结果生成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的承载件的设计; c)根据所述设计将所述承载件注塑成型;以及 d)将所述可活化材料定位到所述承载件的外表面上。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