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足控行走座椅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足控行走座椅,包括椅座、电控箱、连接板、脚踏、底盘、万向轮以及双头独立动力轮,其中底盘上部通过连接板安装电控箱,椅座通过紧扣件安装于电控箱上方;脚踏为两个,分别安装于底盘上部前侧,底盘底面安装万向轮;双头独立动力轮安装于方形底盘底面的后部中间位置;万向轮为两组,分别安装于底盘底面的前部及后部;双头独立动力轮着地,与其同在底盘底面后部的一组万向轮与地面之间具有5~10mm的间隙。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头独立动力轮,左右踏板各控制一个“头”,可分别实现每个“头”的前向转动、后向转动和锁停,从而实现整个足控行走座椅的前进、后退、原地转向和锁定在固定位置。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辽宁;21 |
申请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发明人: |
魏春雨;姜辰尧;贾乾忠;张琦;潘洁;何美双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0-2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09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759066.9 |
公开号: |
CN209080070U |
代理机构: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晓光 |
分类号: |
B62K5/003(2013.01);B;B62;B62K;B62K5 |
申请人地址: |
110168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浑南东路9号 |
主权项: |
1.一种足控行走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座(1)、电控箱(2)、连接板(3)、脚踏(4)、底盘(5)、万向轮(6)以及双头独立动力轮(7),其中底盘(5)上部通过连接板(3)安装电控箱(2),椅座(1)通过紧扣件安装于电控箱(2)上方;脚踏(4)为两个,分别安装于底盘(5)上部前侧,底盘(5)底面安装万向轮(6);双头独立动力轮(7)安装于方形底盘(5)底面的后部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控行走座椅,其特征在于:万向轮(6)为两组,分别安装于底盘(5)底面的前部及后部;双头独立动力轮(7)着地,与其同在底盘(5)底面后部的一组万向轮(6)与地面之间具有5~10mm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控行走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个脚踏(4)均包括主踏板(8)、导向轴(9)、踏板回转轴(10)、踏板底座焊合件(11)、踏板侧弧板(12)、踏板弹簧(13)以及导向管(14),踏板侧弧板(12)为两个,分别安装于踏板底座焊合件(11)两侧,主踏板(8)与两个踏板侧弧板(12)焊接成一体;主踏板(8)通过踏板回转轴(10)与踏板底座焊合件(11)连接;导向管(14)焊接在踏板底座焊合件(11)前部中间位置,导向轴(9)套入踏板弹簧(13)后插入导向管(14)中,导向轴(9)通过销轴与主踏板(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足控行走座椅,其特征在于:踏板底座焊合件(11)上端面为弧形面,踏板侧弧板(12)底部也为弧形面,且与踏板底座焊合件(11)的弧面形成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足控行走座椅,其特征在于:主踏板(8)截面为T形,踏板侧弧板(12)上端面与主踏板(8)的T形截面配合;主踏板(8)的T形截面底端通过踏板回转轴(10)与踏板底座焊合件(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控行走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独立动力轮(7)包括两个结构相同、左右对称的单头,两个单头部分通过双头连接杆(24)连接在一起,形成双头结构,每个单头包括具有内齿的轮筒(16)、双出轴直流电机(21)、两个动力齿轮(20)、四个中间齿轮(18)以及两个轮侧板(15),其中双出轴直流电机(21)同轴安装于轮筒(16)内部,双出轴直流电机(21)的两侧输出端分别安装有动力齿轮(20),每个动力齿轮(20)分别与一对中间齿轮(18)啮合;中间齿轮(18)与轮筒(16)的内齿相啮合;轮筒(16)两端内壁中分别嵌入轮滚轴承(17),两个轮侧板(15)分别由轮筒(16)两端嵌入到两个轮滚轴承(17)内圈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足控行走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两个中间齿轮轴(23),以轮筒(16)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平行安装于中心轴上、下两侧,两个中间齿轮轴(2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轮侧板(15)上,中间齿轮(18)两两安装在两个中间齿轮轴(23)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足控行走座椅,其特征在于:两个轮侧板(15)主体部分为圆形板,圆形板里侧为安装圆,安装圆仅与轮滚轴承(17)内圈侧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足控行走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出轴直流电机(21)通过电机固定板(22)固接在轮筒(16)中心轴下侧的中间齿轮轴(23)上;双出轴直流电机(21)的两侧输出轴通过键连接两个动力齿轮(2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足控行走座椅,其特征在于:电机供电线(25)穿过各部件的中空孔,通过齿轮非啮合区域与双出轴直流电机(21)的接线触点相接。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