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包括设于车体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风能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逆变器及蓄电池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折叠收纳装置设在车体上,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能控制器电路连通,太阳能控制器与太阳能逆变器电路连通,太阳能逆变器与蓄电池Ⅰ电路连通;风能发电装置包括薄膜式摩擦发电机、风能控制器、风能逆变器及蓄电池Ⅱ,薄膜式摩擦发电机设在车体上,薄膜式摩擦发电机与风能控制器电路连通,风能控制器与风能逆变器电路连通,风能逆变器与蓄电池Ⅱ电路连通;本发明能够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达到节省能源效果。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重庆;50
申请人: 刘山平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2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2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244302.6
公开号: CN110053483A
分类号: B60L8/00(2006.01);B;B60;B60L;B60L8
申请人地址: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宝圣大道599号
主权项: 1.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包括设于车体的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和用于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风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逆变器及蓄电池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折叠收纳装置设在车体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能控制器电路连通,所述太阳能控制器与太阳能逆变器电路连通,所述太阳能逆变器与蓄电池Ⅰ电路连通; 所述风能发电装置包括薄膜式摩擦发电机、风能控制器、风能逆变器及蓄电池Ⅱ,所述薄膜式摩擦发电机设在车体上,所述薄膜式摩擦发电机与风能控制器电路连通,所述风能控制器与风能逆变器电路连通,所述风能逆变器与蓄电池Ⅱ电路连通; 所述蓄电池Ⅰ的输出端及蓄电池Ⅱ的输出端均与汽车驱动系统的输入端及汽车照明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收纳装置包括收纳板,所述收纳板中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滑动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板,转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用于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收纳板的顶部滑动安装有两个盖板,两个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接触;所述收纳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底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两个推动块,两个推动块上均转动安装有推动杆的一端,两个推动杆的另一端均转动安装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顶部均与承载板的底部相焊接,两个推动块通过两个推动杆拉动两个连接块向下移动,两个连接块拉动承载板向下移动; 两个推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两个第一齿条带动两个推动块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移动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两个第一齿条分别与两个凹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收纳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转动孔,两个转动孔内均转动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两个盖板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条,第一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两个第一齿轮带动两个第二齿条相互靠近,两个第二齿条带动两个盖板相互靠近,两个转动孔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固定槽,两个固定槽的一侧内壁上均焊接有第一电机,两个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蜗轮,两个蜗轮分别与两个蜗杆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开设有电机槽,电机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板的底部相焊接,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板进行转动: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开设有推动槽,推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底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块的底部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三齿轮,推动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齿条,第三齿轮与第三齿条相啮合;所述转动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齿轮相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滑槽,滑动块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滑块,两个限位滑块分别与两个限位滑槽的侧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槽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滑轨,推动块的两侧均焊接有限制块,限制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转动孔内固定安装有两个轴承的外圈,蜗杆的外侧与轴承的内圈相焊接,保证蜗杆的稳定性,收纳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矩形槽,承载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矩形块,两个矩形块分别与两个矩形槽的侧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膜式摩擦发电机包括薄膜板及若干设在薄膜板上的纳米电机,所述薄膜板固定于车体;所述纳米电机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及设在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一侧表面的第一金属薄膜;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及设在第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一侧表面的第二金属薄膜;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另一侧表面与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另一侧表面正对贴合并通过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薄膜与第二金属薄膜均为摩擦发电机的电压和电流输出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及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在二者相对的表面均为微纳凹凸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微纳凹凸结构上的表面与第二电极微纳凹凸结构的表面正对贴合并通过外侧边缘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构成为通过任意弯曲或变形能够产生摩擦起电的柔性平板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分别选自聚酰亚胺薄膜、苯胺甲醛树脂薄膜、聚甲醛薄膜、乙基纤维素薄膜、聚酰胺薄膜、纤维素薄膜中的一种,但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材质与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材质不同。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