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用于病理检查的光学成像系统 |
摘要: |
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病理检查的光学成像系统,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通过由脉冲激光输出装置产生第一超短脉冲激光,并将第一超短脉冲激光照射在色散组件,由色散组件将第一超短脉冲激光包含的不同单色光组分在空间上分离开,色散为多束第二超短脉冲激光,进而由物镜聚焦,在物镜的焦平面重新组合在一起,形成时域聚焦,同时由物镜与色散组件相配合,使每束第二超短脉冲激光都以平行光的形式照射样本,形成宽场照明,增大激发样本产生非线性光学信号的区域,能够提升对样本进行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NLM的速度,利用快速的光学切片成像避免对组织进行复杂的处理及物理切片,以提升病理检查的速度。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发明人: |
李慧;余佳;夏先园;陈廷爱;郑炜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4-2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2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330354.5 |
公开号: |
CN110057822A |
代理机构: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分类号: |
G01N21/84(2006.01);G;G01;G01N;G01N21 |
申请人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1068号 |
主权项: |
1.一种用于病理检查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激光输出装置、色散组件及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NLM信号激发与探测装置; 所述脉冲激光输出装置产生第一超短脉冲激光,并将所述第一超短脉冲激光照射至所述色散组件; 所述色散组件将所述第一超短脉冲激光包含的不同单色光组分在空间上分离开,色散为多束第二超短脉冲激光; 所述NLM信号激发与探测装置利用所述多束第二超短脉冲激光照射样本,以激发所述样本产生NLM信号,并根据所述NLM信号重建出所述样本的NLM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散组件为衍射光栅; 所述衍射光栅通过衍射将所述第一超短脉冲激光色散为所述多束第二超短脉冲激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激光输出装置包括超短脉冲激光器和功率调节器; 所述超短脉冲激光器产生所述第一超短脉冲激光; 所述功率调节器将所述第一超短脉冲激光的功率衰减后,照射至所述色散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激光输出装置还包括反射件; 所述反射件将所述功率衰减的第一超短脉冲激光反射至所述色散组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激光输出装置还包括扩束件; 所述扩束件将所述功率衰减的第一超短脉冲激光扩束后,照射至所述色散组件。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LM信号激发与探测装置包括管镜、二向色镜、物镜、成像透镜、第一感光元件及计算机控制处理单元; 所述多束第二超短脉冲激光透过所述管镜及所述二向色镜后,由所述物镜聚焦照射所述样本,以激发所述样本产生所述NLM信号; 所述NLM信号透过所述物镜后,由所述二向色镜反射并透过所述成像透镜后被所述第一感光元件采集并转化为第一电信号; 所述计算机控制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一感光元件电连接,且接收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输出的由所述NLM信号转化而来的第一电信号,并基于所述第一电信号重建出所述样本的所述NLM图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LM信号激发与探测装置还包括轴向驱动设备; 所述轴向驱动设备驱动所述物镜靠近或远离所述样本。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LM信号激发与探测装置还包括平移载物台; 所述平移载物台承载所述样本,并选择性地带动所述样本与所述物镜水平错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光元件为彩色CCD。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LM信号激发与探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反射镜、白光光源及第二感光元件; 在所述脉冲激光输出装置不工作时,所述白光光源启动工作,产生白光,以照亮所述样本; 所述样本反射所述白光,所述经样本反射的白光透过所述物镜,并经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被所述第二感光元件采集并转化为第二电信号; 所述计算机控制处理单元接收所述第二感光元件输出的所述第二电信号,并基于所述第二电信号,重建出所述样本的白光图像; 在所述脉冲激光输出装置启动工作时,所述第一反射镜不位于所述第一超短脉冲激光或所述多束第二超短脉冲激光所在的光路,且所述白光光源不工作。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