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前悬架加强结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悬架加强结构,前悬架加强结构与副车架和车身连接,前悬架加强结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端连接副车架,另一端连接车身。本实用新型重量轻、结构及装配形式简单,能大大提高副车架模态,使整车在发动机不同转速下都可以平稳行驶,消除共振。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许威;童华鑫;杨全凯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0-1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2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669864.2 |
公开号: |
CN209159810U |
代理机构: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分类号: |
B62D21/11(2006.01);B;B62;B62D;B62D21 |
申请人地址: |
317000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城东闸头 |
主权项: |
1.一种前悬架加强结构,所述前悬架加强结构(1)与副车架(2)和车身(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架加强结构(1)包括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所述第一支架(11)和所述第二支架(12)的一端连接所述副车架(2),另一端连接所述车身(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架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包括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所述第二支架(12)包括第三连接部(121)和第四连接部(122),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和所述第三连接部(121)分别与所述副车架(2)后端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12)和所述第四连接部(122)分别与所述车身(3)的底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悬架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12)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的一端朝第一方向弯折而成,所述第四连接部(122)从所述第三连接部(121)的一端朝第一方向弯折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悬架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12)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及所述第四连接部(122)相对所述第三连接部(121)的弯折角度为钝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悬架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和所述第三连接部(121)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113)和第三连接孔(123),所述第二连接部(112)和所述第四连接部(122)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孔(114)和第四连接孔(12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悬架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13)和所述第三连接孔(123)为圆孔,所述第二连接孔(114)和所述第四连接孔(124)为长圆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架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和所述第二支架(12)为L型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悬架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一侧边设有第一翻边(115),所述第二支架(12)的两侧边设有第二翻边(125)。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