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改进的船舶靠岸连接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改进的船舶靠岸连接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船舶靠岸连接装置,涉及船舶靠停领域。该改进的船舶靠岸连接装置,包括码头岸边,所述码头岸边的顶部包括固定条、固定柱、一号扇形连接块、电机、固定扣、立柱、转轴、防滑垫和连接板,所述固定条的底部与码头岸边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柱的表面与码头岸边的内壁滑动连接,固定柱的顶部与一号扇形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一号扇形连接块的底部与码头岸边的顶部活动连接。该改进的船舶靠岸连接装置,通过在连接板的两侧设置卡棒,在码头岸边设置固定条,从而达到了将连接板固定的目的,通过在连接板的右侧设置立柱、转轴和电机,从而解决了连接板需要分别向两侧转动,且在转向船体时候需要调节高度的问题。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江苏国盛船舶有限公司
发明人: 盖泽波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12-14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0-09-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22240970.X
公开号: CN211391603U
代理机构: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徐文
分类号: B63B21/00;B;B63;B63B;B63B21;B63B21/00
申请人地址: 213300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别桥镇马家村(丹金溧漕河东侧)
主权项: 1.一种改进的船舶靠岸连接装置,包括码头岸边(1),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头岸边(1)的顶部包括固定条(2)、固定柱(6)、一号扇形连接块(7)、电机(8)、固定扣(9)、立柱(10)、转轴(11)、防滑垫(13)和连接板(14),所述固定条(2)的底部与码头岸边(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6)的表面与码头岸边(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柱(6)的顶部与一号扇形连接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扇形连接块(7)的底部与码头岸边(1)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一号扇形连接块(7)的右侧通过固定扣(9)与连接板(1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4)的顶部与防滑垫(13)的底部粘接,所述电机(8)的底部与码头岸边(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的正面通过联轴器与转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1)的表面通过轴承与立柱(10)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立柱(10)的表面与连接板(14)的正面滑动连接,所述立柱(10)的表面与码头岸边(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1)的表面与连接板(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2)的顶部包括卡扣(3)、卡盖(5)和卡口(4),所述卡扣(3)的底部与固定条(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口(4)位于固定条(2)的内壁开设,所述卡盖(5)的左侧通过铰链与卡口(4)的左侧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卡盖(5)的右侧与卡扣(3)的顶部卡接; 所述码头岸边(1)的右侧包括卡棒(12)、船体(18)、二号扇形连接块(15)、甲板(16)、楼舱(17)、船侧壁板(19)和挂板(20),所述卡棒(12)的表面与连接板(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4)的底部右端与挂板(2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挂板(20)的左侧与船侧壁板(19)的右侧卡接,所述所连接板(14)的右端与二号扇形连接块(15)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扇形连接块(15)的底部与甲板(16)的上表面活动链接,所述甲板(16)的两端与穿侧壁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楼舱(17)的底部与甲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楼舱(17)位于甲板(16)的上表面右侧设置,所述船侧壁板(19)为右侧与船体(18)固定连接,所述甲板(16)的底部与船体(18)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船舶靠岸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棒(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棒(12)以连接板(14)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船舶靠岸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4)的底部左侧呈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船舶靠岸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立柱(10)以连接板(14)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船舶靠岸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棒(12)的表面与卡口(4)的内壁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船舶靠岸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棒(12)的直径大小略小于卡口(4)的直径大小。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