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无信号控制城市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
论文题名: 无信号控制城市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
关键词: 无信号控制;信号控制下行人过街交通特性;行为表现;步速;出行延误;SPSS;韦布尔分布
摘要: 行人是城市交通的主体之一,行人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交通环境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在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没有交通信号对车辆和行人在时空上加以分离,行人过街时直接面临来自机动车的威胁。分析无信号控制下行人过街交通特性,了解行人在机动车干扰下的行为表现、步速、出行延误等特征,对于评价行人过街交通设施服务水平、提供设施的规划和改造依据、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促进行人交通和谐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利用视频摄像技术调查获取了典型无信号控制路段与交叉口人行横道的行人与机动车交通数据,并运用权威的统计软件SPSS(社会学统计软件包)进行了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论文首先分析了行人过街的行为特性。根据行为学理论分析了行人过街的行为规律,并通过对不同年龄、性别、人数行人过街行为的细化和比较,明确了行人过街安全/非安全行为的范畴及行人过街非安全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其次分析了行人交通流基本特性。主要包括不同类别行人步速统计分析、行人交通流到达特性分析。最后,论文对行人过街延误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际数据分析了不同车流量情况下行人过街延误的统计特性,同时对不同车流量情况下行人过街安全间隙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本论文选择韦布尔分布来描述机动车流到达规律,根据韦布尔分布的标定结果和城市道路行人穿越的临界间隙,具体分析了行人采取不同穿越方式时的平均延误。 研究发现:无信号控制条件下,行人过街速度在不同人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行人本身的生理和心理不同。对有/无信号控制的行人过街速度的对比则表明,信号控制下的过街速度在人群之间的分布差异相对较小。 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泊松分布适用于描述中低流量条件下的行人到达规律,并将其适用范围扩展至流量不超过1600人/h。 不同车流量情况下行人过街延误的统计特性分析发现,车流量大小对行人过街延误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同时,通过对不同车流量情况下行人过街安全间隙选择分析与选择韦布尔分布来描述机动车流到达规律进行结合,可以更为准确地计算无控条件下行人的过街延误。
作者: 刘胜洪
专业: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导师: 简晓春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08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