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包括:挡土墙,所述挡土墙的下部设置若干预制管桩,所述预制管桩形成支撑所述挡土墙的支撑组件;所述挡土墙的一侧设置回填区域,所述回填区域自下而上设置C20砼封层、袋装碎石层以及第一回填粘性土层;所述袋装碎石层用于填充回填区域;所述C20砼封层用于封住回填区域的透水进入回填区域的下方;所述挡土墙与所述袋装碎石层的同一高度区域设置有排水管组,所述排水管组用于引流所述袋装碎石层内的透水;还包括位于所述C20砼封层下方的第二回填粘性土层。本实用新型对挡土墙进行优化改进,在强降雨等恶劣的气象条件下,仍能保证其安全性。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上海;31 |
申请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陈磊;王孟哲;杨仁生;杨恩铎;陈旗;赖德鑫;许云辉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22-09-1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3-01-2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2222418920.8 |
公开号: |
CN218374011U |
代理机构: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月明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5/24;E03F3/04;E;E02;E03;E02D;E03F;E02D29;E02D5;E03F3;E02D29/02;E02D5/24;E03F3/04 |
申请人地址: |
200032 上海市徐汇区平江路139号 |
主权项: |
1.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挡土墙,所述挡土墙的下部设置若干预制管桩,所述预制管桩形成支撑所述挡土墙的支撑组件; 所述挡土墙的一侧设置回填区域,所述回填区域自下而上设置C20砼封层、袋装碎石层以及第一回填粘性土层; 所述袋装碎石层用于填充回填区域;所述C20砼封层用于封闭来自第一回填区透过袋装碎石层的水; 所述挡土墙与所述袋装碎石层的同一高度区域设置有排水管组,所述排水管组用于引流所述袋装碎石层内的透水; 还包括位于所述C20砼封层下方的第二回填粘性土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组包括至少水平平行的两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倾斜度与所述C20砼封层的倾斜度一致,所述排水管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C20砼封层的垂直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填粘性土层的表面还设置有客土喷播网。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桩用于地基加固,以及用于挡土墙的抗倾覆,相邻所述预制管桩横向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按照间距1.5m设置三排PHC400预制管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包括第一挡土墙本体和第二挡土墙本体,所述第一挡土墙本体与所述预制管桩连接,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与所述回填区域的一侧设置第一滑坡边坡,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与所述第一挡土墙本体连接的一侧设置第二滑坡边坡,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的上端设置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与所述第一回填粘性土层连通,用于承接所述的第一回填粘性土隔离的地表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由第一斜坡,垂直坡以及直沟构成,所述第一回填粘性土层连接所述第一斜坡,所述垂直坡由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垂直向下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坡边坡采取1:3坡率放坡,所述第二滑坡边坡采用1:2坡率放坡,所述挡土墙的基底采用PHC400预制管桩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