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多功能汽车驾乘座椅
专利名称: 多功能汽车驾乘座椅
摘要: 本申请涉及多功能汽车驾乘座椅,包括前底座、前靠背、角度调节器和后排座椅,所述前靠背呈两段式结构,包括支撑段和折叠段,所述支撑段底端和角度调节器装配,折叠段转动连接于支撑段的顶端,所述支撑段和前排坐垫之间夹角为180°时,支撑段对前排坐垫和后排座椅之间间隙进行衔接,使得前排坐垫、支撑段和后排座椅之间呈180°水平设置,本方案通过设置可以转动更大角度的角度调节器,使前靠背的支撑段可以转动至水平位置,将前靠背拆分成支撑段和折叠段,实现对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之间间隙的衔接效果,使前排座椅、后排座椅和支撑段形成平整的面,相较于现有的前排座椅只能转动至150°左右范围,该结构有效的提升了车内座椅的舒适度。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贵州;52
申请人: 杨世同
发明人: 杨世同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2-08-22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2-12-1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222203897.0
公开号: CN218054927U
代理机构: 湖南问道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雷石清
分类号: B60N2/22;B60N2/90;B;B60;B60N;B60N2;B60N2/22;B60N2/90
申请人地址: 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南菀路7号城南江畔8栋2单元6层附22号
主权项: 1.多功能汽车驾乘座椅,包括前底座(1)和转动连接于前底座(1)上的前靠背(3),所述前靠背(3)通过固定安装于前底座(1)末端的角度调节器(101)实现与前底座(1)之间夹角的调节,所述前底座(1)的后方设置有后排座椅(7),以及与后排座椅(7)一体的后排靠背(8),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靠背(3)呈两段式结构,包括支撑段(301)和折叠段(302),所述支撑段(301)的底端与角度调节器(101)连接,折叠段(302)转动连接于支撑段(301)的顶端,所述支撑段(301)和折叠段(302)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之间位置固定的限位结构; 所述角度调节器(101)调节支撑段(301)和前排坐垫(2)之间夹角的范围为0°-180°,所述支撑段(301)和前排坐垫(2)之间夹角为180°时,所述折叠段(302)转动至支撑段(301)的下方和车内地面接触,对支撑段(301)下方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段(301)对前排坐垫(2)和后排座椅(7)之间的间隙进行衔接,使得前排坐垫(2)、支撑段(301)和后排座椅(7)之间呈水平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驾乘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靠背(8)上开设有凹槽(9),且凹槽(9)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用作枕头的活页靠背(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驾乘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301)的背部一侧通过铰轴(5)和折叠段(30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折叠段(302)在铰轴(5)作用下转动的范围为0-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驾乘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折叠段(302)上的定位销(17)和设置于支撑段(301)上的定位孔(18),所述定位销(17)和定位孔(18)之间配合卡接时,所述折叠段(302)固定于支撑段(301)的上方,所述定位销(17)和定位孔(18)之间分离时,所述折叠段(302)和支撑段(301)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驾乘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段(302)的正面四个拐角位置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座(6),且支撑座(6)的底端和折叠段(302)背部钢结构固定连接,支撑座(6)的顶端突出折叠段(302)的正面设置,所述支撑段(301)和折叠段(302)相互折叠后的厚度等于前底座(1)和前排坐垫(2)的高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驾乘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座(1)的正面开设有安置槽(102),所述前底座(1)和前排坐垫(2)之间滑嵌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下方滑动连接有腿撑(11),且腿撑(11)在滑杆(12)下方0-90°范围内转动,所述腿撑(11)在0°位置时,腿撑(11)水平滑套于滑杆(12)上、在180°位置时,卡接于安置槽(102)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驾乘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2)上滑套有连接器(15),且连接器(15)的底端通过转轴与腿撑(1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滑杆(1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对连接器(15)进行限位的端块(13),所述腿撑(11)上固定连接有与端块(13)相配合的套环(14)。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