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山区环境下虚拟连挂列车提速运行的控制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山区环境下虚拟连挂列车提速运行的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区环境下虚拟连挂列车提速运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尾车的车头行驶出特殊限速路段之前提前向首车的车载总控模块发送速准备信息触发提速控制模式,以使虚拟连挂列车的尾车刚驶出特殊限速路段即可开始提速。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控制方法能减少虚拟连挂列车驶出特殊限速路段后的提速反应时间,提高运行效率。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重庆;50
申请人: 重庆交通大学
发明人: 徐凯;张皓桐;黄大荣;吴仕勋;蓝章礼;张淼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2-10-17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2-12-0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211266636.1
公开号: CN115432030A
代理机构: 重庆乾乙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侯懋琪;李剑锋
分类号: B61L15/00;B61L25/02;B61L23/14;B;B61;B61L;B61L15;B61L25;B61L23;B61L15/00;B61L25/02;B61L23/14
申请人地址: 400074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
主权项: 1.一种山区环境下虚拟连挂列车提速运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连挂列车由n个单列车进行编组按虚拟连挂的控制模式运行,将虚拟连挂列车中行驶于最前方的单列车记为首车,将虚拟连挂列车中行驶于首车后方的单列车记为追踪车,将行驶于最后方的追踪车记为尾车;各个单列车的车头前端均设置有驾驶控制模块,所述驾驶控制模块包括车车通信模块和测速定位模块,所述首车的驾驶控制模块还包括车载总控模块,所述追踪车的驾驶控制模块还包括追踪模块;所述首车的车车通信模块和测速定位模块二者均与车载总控模块连接,所述追踪车的车车通信模块和测速定位模块二者均与追踪模块连接;每相邻的两个单列车之间通过各自的车车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将单列车的车头前端到车尾末端的距离记为车长L,设各个单列车的车长L相等,且相邻两个单列车之间的运行间距d相等;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设虚拟连挂列车从特殊限速路段向正常限速路段行驶,所述特殊限速路段的限行速度小于正常限速路段的限行速度,将特殊限速路段与正常限速路段的交界点记为限速转换点; 首车的车载总控模块能获取所述限速转换点的定位信息;所述车载总控模块还能在尾车进入特殊限速路段前,将所述限速转换点的定位信息通过各个单列车的车车通信模块发送给尾车的追踪模块; 尾车的追踪模块能通过尾车的测速定位模块实时获取尾车车头的定位信息;尾车的追踪模块还能实时根据尾车车头和限速转换点二者的定位信息进行计算,获取尾车的车头到限速转换点的距离S; 一)当所述距离S满足公式一时,尾车的追踪模块即生成提速准备信息,然后尾车的追踪模块通过各个单列车的车车通信模块将所述提速准备信息发送给首车的车载总控模块; 二)所述车载总控模块收到提速准备信息后即生成提速指令,然后车载总控模块通过各个单列车的车车通信模块将所述提速指令从前向后依次发送给各个追踪车的追踪模块; 三)各个追踪车的追踪模块收到提速指令后即进行提速建立,各个追踪车完成提速建立后即控制对应的单列车提速行驶; 所述公式一为: S=v尾(2t1+t2)-L 其中,所述v尾为尾车当前的行驶速度,所述v尾通过尾车的测速定位模块获取;所述t1为从头车的驾驶控制模块到尾车的驾驶控制模块之间的通信时间,所述t1根据公式二获取;所述t2为尾车的提速建立时间,所述t2根据尾车的列车设计资料获取; 所述公式二为: 其中,所述D为头车的驾驶控制模块与尾车的驾驶控制模块之间的距离,所述D根据公式三获取;所述c为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所述公式三为: D=(n-1)(L+d) 其中,所述d为相邻两个单列车之间的运行间距,所述d根据公式四获取; 所述公式四为: d=d2-d1+ds 其中,所述d2为后车在当前行驶速度下采用最小制动力矩制动得到的制动距离,所述d2根据公式五获取;所述d1为前车在当前行驶速度下采用最大制动力矩制动得到的制动距离,所述d1根据公式六获取;所述ds为安全保障距离,ds为设定值;所述后车为相邻两个单列车中行驶在相对后方的单列车,所述前车为相邻两个单列车中行驶在相对前方的单列车; 所述公式五为: 其中,所述v2为后车的当前行驶速度,所述v2可通过后车的测速定位模块获取;所述a2min为后车采取最小制动力矩制动产生的最小加速度; 所述公式六为: 其中,所述v1为前车的当前行驶速度,所述v2可通过前车的测速定位模块获取;所述a2min为前车采取最大制动力矩制动产生的最大加速度。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