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门槛梁及具有此门槛梁的下车身结构 |
摘要: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门槛梁,适用于车辆上,作为下车身结构的一部份。门槛梁包括门槛内梁和包覆于门槛内梁外梁的门槛外梁。门槛外梁设置有受力段、挤压段和导引段,其中导引段倾斜连接于受力段和挤压段之间,并且当外力施加于受力段时,导引段可引导外力沿其延伸方向朝挤压段传递。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门槛梁通过门槛内梁穿设于门槛外梁内,除了使门槛梁的内部得到额外的支撑,提升结构强度外,同时通过导引段的倾斜连接关系,可以将作用于门槛梁外侧的外力朝下车身结构的上方导引,可避免外力对设置于门槛梁内侧的其他组件造成伤害。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集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宋自力;叶沛;廖亮亮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23-05-0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3-11-0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2321113387.2 |
公开号: |
CN219948334U |
代理机构: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戈 |
分类号: |
B62D25/02;B;B62;B62D;B62D25;B62D25/02 |
申请人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镇左岭路117号光电子配套产业园一期厂房1号楼二层297(自贸区武汉片区) |
主权项: |
1.一种门槛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槛内梁和包覆所述门槛内梁的门槛外梁,所述门槛内梁的相对二侧设置有受力段和挤压段,以及在所述门槛内梁的底侧设置有导引段,所述导引段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连接于所述受力段,所述第二侧边连接于所述挤压段,且所述第二侧边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水平位置,其中当外力自所述受力段朝所述挤压段施加于所述受力段时,所述导引段引导所述外力沿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朝所述挤压段传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受力段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挤压段之间具有第二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不大于90度,所述第二夹角不小于90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和为18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内梁的顶侧连接于所述受力段和所述挤压段之间,并且与所述受力段、所述挤压段和所述导引段围绕形成缓冲腔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段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引段的其中之一设置于所述底侧,其余设置于所述顶侧和/或所述缓冲腔体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槛梁,其特征在于,其余的所述导引段设置于所述顶侧和所述缓冲腔体内,并且在所述缓冲腔体内分隔出多个次腔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内梁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导引段分别设置于所述底侧和所述顶侧,多个所述门槛内梁通过所述导引段相互堆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外梁包括相结合的外板体和内板体,所述受力段对应于所述外板体,所述挤压段对应于所述内板体,其中所述外板体具有朝向所述内板体的方向弯折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受力段的一端在所述门槛内梁的顶侧对应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受力段的另一端在所述底侧对应于所述第二弯折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体具有朝向所述外板体的方向弯折的第三弯折部,所述挤压段的一端在所述顶侧对应于所述第三弯折部。 10.一种下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门槛梁,所述横梁用以连接于间隔排列的二个所述门槛梁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下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梁,另一端倾斜连接于二个所述门槛梁的其中之一,并且与其相连接的所述横梁和所述门槛梁之间围绕成三角形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下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二个所述门槛梁之间形成容置空间,用以容纳电池包,所述门槛内梁的所述挤压段对应于所述横梁,且所述门槛内梁的所述第二侧边对应于所述容置空间的顶部。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