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风压反馈的全自动调节尾翼控制系统
专利名称: 一种风压反馈的全自动调节尾翼控制系统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压反馈的全自动调节尾翼控制系统,包括布设在支撑吊臂上的气压缸、活塞、活塞杆、襟翼翼片;气压缸的气压缸外壳体中心位置开设主气流通口,两侧对称开设有侧气流通口;气压缸包括左右对称的气压缸左缸和气压缸右缸,每个缸体内通过活塞又分为上下两个腔室;主气流通口分别与气压缸左缸的上腔室,以及气压缸右缸的上腔室相连,侧气流通口分别与气压缸左缸的下腔室,以及气压缸右缸的下腔室相连;活塞与活塞杆相连,活塞杆与襟翼翼片铰接。本装置根据车辆行驶的工况不同从而获得襟翼角度的正反馈调整,提供给车辆大部分的下压力和小部分的阻力,使车辆获得更低的行驶阻力、良好的加速性能以及节能减耗的的效果。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南京工程学院
发明人: 陈光宇;柏宇星;钱程;臧利国;韦逢淇;马增润;杨骏杰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3-03-2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3-11-2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320545717.9
公开号: CN220053979U
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尔东
分类号: B62D35/00;B62D37/02;B;B62;B62D;B62D35;B62D37;B62D35/00;B62D37/02
申请人地址: 211167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一号
主权项: 1.一种风压反馈的全自动调节尾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在支撑吊臂(21)上的气压缸(3)、活塞(311)、活塞杆(401)、襟翼翼片(5); 所述支撑吊臂(21)通过车架钢管(1)固定在车身上; 所述气压缸(3)的气压缸外壳体(301)中心位置开设主气流通口(303),两侧对称开设有侧气流通口(302); 气压缸(3)包括左右对称布设的两个缸体,分别为气压缸左缸(309)和气压缸右缸(310) ,每个缸体内通过活塞(311)又分为上下两个腔室;主气流通口(303)与气压缸左缸(309)的上腔室,以及气压缸右缸(310)的上腔室相连,侧气流通口(302)分别与气压缸左缸(309)的下腔室,以及气压缸右缸(310)的下腔室相连; 所述活塞(311)与活塞杆(401)相连,活塞杆(401)与襟翼翼片(5)铰接,襟翼翼片(5)通过尾翼支撑(22)固定在车身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压反馈的全自动调节尾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气流通口(302)由侧气流腔前段(304)、气流减压腔(305)、侧气流腔尾段(306)顺次连接形成渐缩管状,三者直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压反馈的全自动调节尾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流通口(303)包括主气流腔前段(307)和主气流腔尾段(308),主气流腔前段(307)的直径大于主气流腔尾段(308)直径,两者相连形成渐缩管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压反馈的全自动调节尾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襟翼翼片(5)包括对称布设的襟翼左翼片(501)和襟翼右翼片(502),襟翼左翼片(501)和襟翼右翼片(502)相对的内侧延其长度方向分别穿设有襟翼前端转轴(702),襟翼前端转轴(702)与翼片推拉杆(403)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压反馈的全自动调节尾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推拉杆(403)与活塞杆(401)之间通过球铰联轴器(402)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压反馈的全自动调节尾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襟翼翼片(5)靠近尾端处设有襟翼后端转轴(701),襟翼左翼片(501)和襟翼右翼片(502)分别通过襟翼后端转轴(701)连接固定有端板(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压反馈的全自动调节尾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8)上设有空气动力学的主翼翼片(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压反馈的全自动调节尾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压力主传输管(901)、制动压力支传输管(902)、制动系统主缸(903)、制动压力管(904)、制动踏板装置(905);制动踏板装置(905)通过制动压力管(904)连接到制动系统主缸(903),制动系统主缸(903)与制动压力主传输管(901)连接,制动压力主传输管(901)末端分出两根制动压力支传输管(902),分别连接至气压缸左缸(309)和气压缸右缸(310);踩下制动踏板装置(905),气压缸左缸(309)和气压缸右缸(310)的上腔室气体增压使活塞(311)向下移动,襟翼翼片(5)攻角增大,车辆阻力增大。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