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市政道路路基整平装置及其冲击碾压整平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市政道路路基整平装置及其冲击碾压整平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道路路基整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路基整平装置及其冲击碾压整平方法,包括主体和连接槽,连接槽开设在主体外壁中轴处,连接槽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设置在连接槽内部,控制机构包括有连接架,连接架转动连接在连接槽内壁,安装机构,安装机构设置在连接杆外表面。本发明通过组装的方式对该碾压装置进行安装,在冲击碾压的过程中会因为时间久了过后会导致冲击碾压柱表面发生变形或者破损的现象之后可以将冲击碾压块进行拆卸更换,代替了一体式的冲击碾压器,在冲击碾压器破损变形后方便进行拆卸更换,避免导致该装置无法使用,从而避免影响对土地进行碾压整平。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浙江;33
申请人: 浙江鼎炎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刁圆圆;刁春丽;王锋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3-07-3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3-11-1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310950883.1
公开号: CN117071527A
代理机构: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金亚丁
分类号: E02D3/02;E02D3/046;F16F15/02;F16F15/067;E;F;E02;F16;E02D;F16F;E02D3;F16F15;E02D3/02;E02D3/046;F16F15/02;F16F15/067
申请人地址: 314001 浙江省嘉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塘汇路1054号兴汇广场1号楼南506室
主权项: 1.一种市政道路路基整平装置,包括主体(1)和连接槽(101),所述连接槽(101)开设在主体(1)外壁中轴处,所述连接槽(101)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机构(2),所述控制机构(2)设置在连接槽(101)内部,所述控制机构(2)包括有连接架(203),所述连接架(203)转动连接在连接槽(101)内壁; 安装机构(3),所述安装机构(3)设置在连接杆(102)外表面,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有转筒(301),所述转筒(301)转动连接在连接杆(102)外表面,所述转筒(301)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卡架(302),所述安装卡架(302)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3); 连接机构(4),所述连接机构(4)包括有连接柱(401),所述连接柱(401)卡接在固定杆(303)外表面,所述连接柱(401)外表面开设有卡槽(402),所述卡槽(402)形状为圆弧形状,且所述卡槽(402)圆弧角度大于半圆的角度; 冲击碾压机构(5),所述冲击碾压机构(5)设置在卡槽(402)内部,所述冲击碾压机构(5)包括有冲击碾压块(501),所述冲击碾压块(501)卡接在连接柱(401)外表面,所述冲击碾压块(501)分布在每两个连接柱(40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路基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2)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102)以主体(1)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连接杆(102)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连接杆(102)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旋架(103),所述旋架(103)的外壁设置有凸块,所述旋架(103)有两个,两个所述旋架(103)以连接槽(101)为中心对称分布,且所述旋架(103)一侧与转筒(301)一侧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路基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2)还包括上控制板(201),所述上控制板(201)固定连接在连接架(203)顶部,所述连接架(203)底部固定连接下控制板(204),所述下控制板(204)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弧形槽(202),所述下控制板(204)与上控制板(201)以连接架(203)为中心上下对称分布,且所述上控制板(201)与下控制板(204)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路基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03)有三个,三个所述固定杆(303)以转筒(301)为中心圆周阵列,所述固定杆(303)形状为多边形,所述安装卡架(302)形状为多种圆弧形组成,并且所述安装机构(3)还包括套筒(304),所述套筒(304)固定连接在安装卡架(302)远离转筒(301)的一侧中心处,所述转筒(301)与套筒(304)相互连通,且所述转筒(301)内壁与主体(1)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机构(3)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机构(3)以主体(1)为中心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路基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4)还包括螺纹孔(403),所述螺纹孔(403)开设在连接柱(401)正面,所述卡槽(402)有两个,两个所述卡槽(402)以连接柱(401)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连接机构(4)有三个,三个所述连接机构(4)以转筒(301)为中心圆周阵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路基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碾压机构(5)还包括嵌合槽(502),所述嵌合槽(502)开设在上控制板(201)的两侧,所述嵌合槽(502)有两个,两个所述嵌合槽(502)以冲击碾压块(501)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嵌合槽(502)外壁与连接柱(401)外壁相互贴合,所述嵌合槽(502)外壁固定连接有卡柱(503),所述卡柱(503)有两个,两个所述卡柱(503)以冲击碾压块(501)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卡柱(503)外壁与卡槽(402)内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路基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401)正面设置有固定机构(6),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有固定板(601),所述固定板(601)螺纹连接在连接柱(401)正面,且所述固定板(601)后壁与冲击碾压块(501)外壁相抵,所述固定板(601)表面开设有三个固定栓(603),所述通孔(602)内部插接有固定栓(603),所述固定栓(603)与螺纹孔(403)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栓(603)一侧固定连接有五角卡块(604),所述固定栓(603)与通孔(602)相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路基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上控制板(201)顶部设置有摇摆机构(7),所述摇摆机构(7)包括有凹槽(701),所述凹槽(701)开设在上控制板(201)顶部,所述凹槽(701)底部内壁贯穿开设有滑孔(702),所述滑孔(702)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孔(702)以凹槽(701)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滑孔(702)内壁滑动连接有缓冲柱(703),所述限位缓冲架(705)与限位板(704)外壁设置有弹簧,所述缓冲柱(703)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04),所述限位板(704)底部远离缓冲柱(7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缓冲架(705),所述限位缓冲架(705)与另一个所述滑孔(702)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柱(703)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706),且所述安装架(706)远离缓冲柱(703)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路基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控制板(204)底部设置有压实机构(8),所述压实机构(8)包括有固定柱(801),所述固定柱(801)固定连接在上控制板(201)底部,且所述固定柱(801)贯穿下控制板(204),所述固定柱(801)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实冲压块(802),所述下控制板(204)底部远离压实冲压块(8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合压块(803)。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路基冲击碾压整平方法,步骤如下: S1:通过将转筒(301)套在连接杆(102)的表面可以通过安装卡架(302)对三个连接柱(401)进行位置进行组装连接,通过固定杆(303)可以将连接柱(401)安装在安装卡架(302)一侧,可以使连接柱(401)通过转筒(301)与连接杆(102)表面转动连接,同时通过旋架(103)与连接杆(102)的螺纹连接可以对转筒(301)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转筒(301)脱离连接杆(102),并且通过转筒(301)与连接杆(102)的连接可以带动连接柱(401)进行转动。 S2:通过卡柱(503)带动冲击碾压块(501)卡接在卡槽(402)内部,可以将冲击碾压块(501)连接在每两个连接柱(401)之间进行转动,并且通过冲击碾压块(501)与连接柱(401)的配合在带动连接柱(401)转动时带动冲击碾压块(501)进行转动,从而通过每个连接柱(401)与冲击碾压块(501)之间的落差对土地进行冲击碾压,通过固定板(601)将三个冲击碾压块(501)进行组装,并且通过固定栓(603)与螺纹孔(403)的连接可以通过固定板(601)对冲击碾压块(501)进行固定。 S3:通过在固定栓(603)正面设置五角卡块(604)方便对固定栓(603)进行拆卸安装,通过组装的方式对该碾压装置进行安装,在冲击碾压的过程中会因为时间久了过后会导致冲击碾压柱表面发生变形或者破损的现象之后可以将冲击碾压块(501)进行拆卸更换,代替了一体式的冲击碾压器,在冲击碾压器破损变形后方便进行拆卸更换。 S4:通过安装架(706)将该装置连接在移动的机器上,并且在该装置进行冲击碾压时产生的高度落差,会使该装置整体发生上下颠簸的现象,在颠簸时,通过限位缓冲架(705)与缓冲柱(703)连接在滑孔(702)内部,可以通过上下颠簸使缓冲柱(703)与限位缓冲架(705)在滑孔(702)内部进行滑动,并且通过缓冲柱(703)与限位缓冲架(705)表面的弹簧对上下颠簸的力进行缓冲,实现减震的作用。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