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基于出行目的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研究 |
关键词: | 出行目的;可达性;交通规划 |
摘要: | 随着城市化水平与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促使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相协调,从根源上抑制交通需求产生,合理引导交通出行分布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唯一办法。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必须从可达性角度出发,在交通规划过程中结合土地利用,以提高可达性为目标,只有这样才会解决当前的拥堵问题并能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有关可达性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首先对交通可达性的定义、内涵和评价方法进行介绍。本文将可达性定义为:在一定的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系统中,城市居民从居住地出发,到参与活动(就业、上学、购物、娱乐)的目的地的便利程度,并采取加权平均距离指标衡量这种便利程度,属于时空意义上的可达性;从空间尺度、出行目的、出行方式等不同的维度出发,对可达性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本文研究的是城市内部不同小区采用自行车等慢行交通去上班、上学、购物及休闲娱乐的可达性;在可达性含义的基础上从概念和度量方法两个角度阐述了可达性的特征;对可达性的影响因素,即交通系统因素、土地利用因素、时间因素与个体因素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其与可达性的作用机制;对五种典型的可达性基础模型进行分析与比较,得出空间阻隔模型涵义直观、实用性强,空间相互作用模型考虑了城市土地利用因素,意义明确、可解释性好,为本文可达性模型的构建提供启发;将可达性与机动性进行比较,指出可达性才是交通规划的目标。 然后,本文基于可达性的定义与内涵,从不同的研究主体出发,提出详细表达城市交通可达性的三指标,即可动性指标、易达性指标与通达性指标,并在五种基础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土地利用对可达性的影响向,提出了基于出行目的的城市交通可达性模型。该模型以出行距离或出行时间作为可达性的量度,用目的地吸引力的大小表达出行者选择目的地的概率,以此对出发地至目的地的空间阻隔进行加权平均;将可达性模型中反映距离阻抗影响程度的参数的取值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进行划分;介绍了可达性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给出了一套不同城市规模、不同出行目的的城市交通可达性评价标准的初步建议值。 最后,针对本文提出的可达性评价的三个指标和构建的可达性模型,选取邯郸市南湖编制单元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情况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居住小区居民去上班、上学、购物及休闲娱乐的可动性,规划的就业小区、学校小区、商业服务小区及绿地广场小区的易达性及从居住小区出发参与各种活动的交通网络的通达性,对基于出行目的的城市交通可达性模型与指标的应用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
作者: | 孙耿杰 |
专业: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导师: | 袁振洲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北京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6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