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选型辅助系统研究
论文题名: 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选型辅助系统研究
关键词: 高速公路;立交枢纽;选型辅助系统;数据挖掘
摘要: 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选型是一个多因素影响、多目标决策的过程,需要根据节点在路网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确定,并综合考虑交叉公路的等级、功能和接入控制要求等因素,以达到提升交通品质、保证车辆运行安全、降低立交造价和减小环境影响程度等目标。如何全面、协调多因素的影响,寻求立交形式方案,以实现多目标的综合最优是长期以来困扰立交设计者的重要难题。受数据获取途径和方法的限制,传统的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选型缺乏对已建立交枢纽的客观分析,存在主观性强、过于注重某一因素影响或某一目标实现等缺陷。本文基于高德云图平台,结合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及统计学相关理论与技术,对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选型辅助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对立交枢纽选型辅助系统进行总体设计,明确系统的研究范围和目标,理清立交枢纽选型中应考虑的关键因素及技术条件,构建立交选型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框架,分析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选型辅助系统的功能需求。基于高德地图二维图像的特征,分离不同等级公路网,实现高等级公路网的自动提取,并采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编写交互式地图应用程序获取立交枢纽位置(经纬度坐标及地址)数据。建立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形式模板库,采用模式识别方法确定立交枢纽形式。
  对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匝道形式、设计交通量、所处区域地形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数据挖掘,利用高德地图LBS开发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持,将我国高速公路立交枢纽相关数据存储于高德云图中,并实现实时检索功能,从而完成我国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数据库的构建。
  通过对我国高速公路立交枢纽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高速公路立交枢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平原微丘区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立交枢纽不仅在数量和密度上占据量的优势,而且在立交枢纽规模、等级和通行能力等质的方面也有明显优势。同时,本文对江苏省高速公路立交枢纽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得到江苏地区高速公路立交枢纽设计基本规则、方法和设计习惯,为工程设计人员未来在江苏高速公路立交枢纽新建或改扩建项目中提供辅助参考。
作者: 汪洪波
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导师: 程建川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16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