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采用下置式调整臂的双液压缸助力转向前桥
专利名称: 一种采用下置式调整臂的双液压缸助力转向前桥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下置式调整臂的双液压缸助力转向前桥,它是由2个前轮总成即左前轮总成和右前轮总成、2个转向节臂即左转向节臂和右转向节臂、2个主销即左主销和右主销、2个转向器总成即左转向器总成和右转向器总成、2个外桥壳即左外桥壳和右外桥壳、托架、前桥壳体、转向横拉杆、2个调整臂即左调整臂和右调整臂、2个销轴即左销轴和右销轴、前部前桥支架和后部前桥支架组成;本发明能保证前桥壳体可以自动适应不规则路况或坡地等工况,且保证车身姿态自调平,能增强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自动适应路况的同时保持车身的稳定,保证了机构可以稳定的适应路况变化,结构设计科学,工艺性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发明人: 徐国艳;高峰;聂志鹏;左新凯;姜惠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204670.3
公开号: CN108608808A
代理机构: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代理人: 王顺荣;唐爱华
分类号: B60B35/02(2006.01)I;B62D7/18(2006.01)I;B62D7/20(2006.01)I;B62D5/06(2006.01)I;B;B60;B62;B60B;B62D;B60B35;B62D7;B62D5;B60B35/02;B62D7/18;B62D7/20;B62D5/06
申请人地址: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主权项: 1.一种采用下置式调整臂的双液压缸助力转向前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2个前轮总成即左前轮总成(1)和右前轮总成(11)、2个转向节臂即左转向节臂(2)和右转向节臂(12)、2个主销即左主销(3)和右主销(10)、2个转向器总成即左转向器总成(4)和右转向器总成(9)、2个外桥壳即左外桥壳(5)和右外桥壳(8)、托架(6)、前桥壳体(7)、转向横拉杆(13)、2个调整臂即左调整臂(18)和右调整臂(14)、2个销轴即左销轴(17)和右销轴(15)、前部前桥支架(16)和后部前桥支架(19)组成;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前桥壳体(7)与前部前桥支架(16)、后部前桥支架(19)铰接,其中前部前桥支架(16)和后部前桥支架(19)与托架(6)固接,保证前桥壳体(7)能相对于托架(6)摆动;所述前桥壳体(7)两端分别与左外桥壳(5)和右外桥壳(8)铰接,保证左外桥壳(5)和右外桥壳(8)与前桥壳体(7)之间有相对转动,以达到车身姿态调整的目的;左外桥壳(5)末端通过左主销(3)与左前轮总成(1)联接,左转向节臂(2)固接在左前轮总成(1)上;左转向器总成(4)铰接在左外桥壳(5)上,且左转向器总成(4)中的活塞杆(26)的一端与左前轮总成(1)铰接;右外桥壳(8)末端通过右主销(10)与右前轮总成(11)联接,右转向节臂(12)固接在右前轮总成(11)上;右转向器总成(9)铰接在右外桥壳(8)上,且右转向器总成(9)与右前轮总成(11)铰接;在左转向节臂(2)和右转向节臂(12)之间铰接了转向横拉杆(13),左外桥壳(5)、右外桥壳(8)与前部前桥支架(16)之间分别设有左调整臂(18)和右调整臂(14),左调整臂(18)和右调整臂(14)均置于前桥壳体(7)下方;左调整臂(18)两端分别与前部前桥支架(16)和左外桥壳(5)铰接;右调整臂(14)两端分别与前部前桥支架(16)和右外桥壳(8)铰接;各组成部分的形状构造是:所述左前轮总成(1)和右前轮总成(11)结构相同,对称安装,它们是由外半轴凸缘(20)和转向节(21)组成;转向节(21)支承着外半轴凸缘(20);该外半轴凸缘(20)的一端呈柱状体,一端呈圆盘状;该转向节(21)的一端呈叉型状,叉型结构上部伸出一臂状结构,用于与转向器总成铰接,一端呈锥体状;所述左转向节臂(2)和右转向节臂(12)结构相同,对称安装,分别固接在左前轮总成(1)和右前轮总成(11)上;该左转向节臂(2)和右转向节臂(12)的结构相同,其一端呈臂状向外伸出;所述左主销(3)和右主销(10)结构相同,呈圆柱状;所述左外桥壳(5)和右外桥壳(8)结构相同,对称安装,其一端呈拳形状,另一端呈叉型状,且叉型状结构内侧对称分布有两个销轴孔,其作用是与前桥壳体(7)进行铰接;叉型状结构下部有一个突出圆柱体,叉型状结构侧边有一个支承结构用于与转向器总成铰接;所述左转向器总成(4)和右转向器总成(9)结构相同,对称安装,由转向油缸(25)和活塞杆(26)组成;转向油缸(25)支承着活塞杆(26);它们的形状构造是:该转向油缸(25)为双作用液压缸,是空心圆柱体;该活塞杆(26)的一端有活塞,另一端有铰接孔,该活塞杆(26)能在转向油缸(25)内腔做直线滑动;所述托架(6)呈拱形结构,其底部分布有螺纹孔和定位孔,前后各分布有螺纹孔和定位孔,其两侧对称分布一个圆柱凸台,用于限制前桥壳体(7)的摆角;所述前桥壳体(7)中部呈桥壳凸包状,且桥壳凸包状结构前、后部有向外突出的圆柱体,用于与前部前桥支架(16)和后部前桥支架(19)的铰接,前桥壳体(7)左、右两侧向外伸出呈棱柱结构,棱柱末端各对称分布有两个圆柱凸台,用于与左外桥壳(5)和右外桥壳(8)的铰接;所述转向横拉杆(13)由左横拉杆接头(22)、横拉杆体(23)和右横拉杆接头(24)组成;左横拉杆接头(22)和右横拉杆接头(24)分别与横拉杆体(23)的两端固接;它们的形状构造是:该左横拉杆接头(22)和右横拉杆接头(24)结构相同,对称安装,其结构为空心圆柱体,空心圆柱体侧边安装球头销;该横拉杆体(23)呈圆柱体;所述左调整臂(18)和右调整臂(14)的结构相同,对称安装,皆呈杆状,两端各有一个销轴孔;所述左销轴(17)和右销轴(15)的结构相同,呈圆柱状;所述前部前桥支架(16),它的底部开槽呈叉型状,叉型状结构分布有销轴孔,槽形结构上部有轴孔,它的凸台上分布螺纹孔和圆柱体凸台;所述后部前桥支架(19)的主体结构为圆柱体,且圆柱体中部有一个销轴孔,它的顶部有凸台结构,凸台上分布两个螺纹孔和两个圆柱体凸台。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