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减震座椅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座椅,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减震座椅,第一减震装置不仅可以起到减震作用而且可以固定乘客双腿,起到辅助保护安全的作用,而且本座椅采用多级减震,增强乘客乘坐体验。所述套筒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底壳的底板上。并且套筒的上端与通孔Ⅱ过盈配合;所述轮与滑槽Ⅲ间隙配合;所述推块与滑槽Ⅲ间隙配合;所述弹簧Ⅲ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Ⅲ内;所述弹簧Ⅳ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顶板上;所述固定杆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外壳主体的下端;所述杆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外壳主体的下端;所述支杆的下端与通孔Ⅲ间隙配合,并且支杆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弹簧Ⅱ的上端;所述靠背固定连接在外壳主体上。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刘洋 |
发明人: |
刘洋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963923.5 |
公开号: |
CN109017478A |
分类号: |
B60N2/50(2006.01)I;B60N2/54(2006.01)I;B;B60;B60N;B60N2;B60N2/50;B60N2/54 |
申请人地址: |
223623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沂涛镇太平村吴洼组34号 |
主权项: |
1.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减震座椅,包括座椅(1)、底座(2)、靠背(3),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由座椅外壳(1‑1)、第一缓冲装置(1‑2)构成;所述座椅外壳(1‑1)内部设有第一缓冲装置(1‑2);所述座椅外壳(1‑1)由支杆(1‑1‑1)、外壳主体(1‑1‑2)、滑槽Ⅰ(1‑1‑3)、滑块Ⅰ(1‑1‑4)、坐板(1‑1‑5)、卡扣(1‑1‑6)、通孔Ⅰ(1‑1‑7)、滑板(1‑1‑8)、滑槽Ⅱ(1‑1‑9)、弹簧Ⅰ(1‑1‑10)、固定板(1‑1‑11)构成;所述外壳主体(1‑1‑2)的左侧、顶端镂空,并且外壳主体(1‑1‑2)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有支杆(1‑1‑1);所述滑槽Ⅰ(1‑1‑3)设置在外壳主体(1‑1‑2)的右侧;所述固定板(1‑1‑1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外壳主体(1‑1‑2)底板的左侧上端;所述坐板(1‑1‑5)的右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有滑块Ⅰ(1‑1‑4);所述滑块Ⅰ(1‑1‑4)与滑槽Ⅰ(1‑1‑3)间隙配合;所述滑板(1‑1‑8)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坐板(1‑1‑5)的左下端;所述通孔Ⅰ(1‑1‑7)设置在坐板(1‑1‑5)、滑板(1‑1‑8)的连接处;所述滑槽Ⅱ(1‑1‑9)设置在滑板(1‑1‑8)上,并且滑槽Ⅱ(1‑1‑9)贯穿滑板(1‑1‑8)的下端;所述固定板(1‑1‑11)与滑槽Ⅱ(1‑1‑9)间隙配合;所述弹簧Ⅰ(1‑1‑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Ⅱ(1‑1‑9)内,弹簧Ⅰ(1‑1‑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1‑11)的上端;所述卡扣(1‑1‑6)固定连接在坐板(1‑1‑5)上端;所述第一减震装置(1‑2)由气囊(1‑2‑1)、孔(1‑2‑2)、固定带(1‑2‑3)、支撑杆(1‑2‑4)、卡爪(1‑2‑5)构成;所述气囊(1‑2‑1)上设有孔(1‑2‑2);所述固定带(1‑2‑3)内部中空,并且固定带(1‑2‑3)通过粘合固定连接在气囊(1‑2‑1)的上,固定带(1‑2‑3)的内腔与孔(1‑2‑2)连通;所述卡爪(1‑2‑5)固定连接在固定带(1‑2‑3)上;所述支撑杆(1‑2‑4)通过粘合固定连接在固定带(1‑2‑3)内部;所述气囊(1‑2‑1)位于外壳主体(1‑1‑2)、坐板(1‑1‑5)之间;所述固定带(1‑2‑3)的一端与通孔Ⅰ(1‑1‑7)配合,并且固定带(1‑2‑3)内部的支撑杆(1‑2‑4)与通孔Ⅰ(1‑1‑7)过盈配合;所述卡爪(1‑2‑5)与卡扣(1‑1‑6)配合;所述底座(2)由底座主体(2‑1)、弹簧Ⅱ(2‑2)、第二减震装置(2‑3)、第三减震装置(2‑4)构成;所述底座主体(2‑1)内部设有第二减震装置(2‑3);所述弹簧Ⅱ(2‑2)的下端连接在底座主体(2‑1)上;所述第三减震装置(2‑4)设置在底座主体(2‑1)的上端;所述底座主体(2‑1)由底壳(2‑1‑1)、顶板(2‑1‑2)、滑槽Ⅲ(2‑1‑3)、通孔Ⅱ(2‑1‑4)、通孔Ⅲ(2‑1‑5)、内室(2‑1‑6)、凹槽Ⅰ(2‑1‑7)、凹槽Ⅱ(2‑1‑8)构成;所述底座主体(2‑1‑1)上端镂空,并且底壳(2‑1‑1)的内部设有内室(2‑1‑6);所述顶板(2‑1‑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底壳(2‑1‑1)的上端;所述滑槽Ⅲ(2‑1‑3)设置在顶板(2‑1‑2)的上端;所述通孔Ⅱ(2‑1‑4)设置在顶板(2‑1‑2)中间,并且通孔Ⅱ(2‑1‑4)与滑槽Ⅲ(2‑1‑3)相互连通,通孔Ⅱ(2‑1‑4)贯穿底壳(2‑1‑1);所述通孔Ⅲ(2‑1‑5)设置在顶板(2‑1‑2)上,并且通孔Ⅲ(2‑1‑5)贯穿顶板(2‑1‑2);所述凹槽Ⅰ(2‑1‑7)设置在底壳(2‑1‑1)的侧面;所述凹槽Ⅱ(2‑1‑8)设置在底壳(2‑1‑1)的底板上,并且凹槽Ⅱ(2‑1‑8)与内室(2‑1‑6)、凹槽Ⅰ(2‑1‑7)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减震装置(2‑3)由螺杆Ⅰ(2‑3‑1)、螺杆Ⅱ(2‑3‑2)、挡杆(2‑3‑3)构成;所述螺杆Ⅰ(2‑3‑1)与螺杆Ⅱ(2‑3‑2)相互垂直,并且螺杆Ⅰ(2‑3‑1)与螺杆Ⅱ(2‑3‑2)通过螺纹配合;所述挡杆(2‑3‑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螺杆Ⅱ(2‑3‑2)的上端;所述第三减震装置(2‑4)由弹簧Ⅲ(2‑4‑1)、推块(2‑4‑2)、连接杆Ⅰ(2‑4‑3)、轴(2‑4‑4)、连接杆Ⅱ(2‑4‑5)、铰链(2‑4‑6)、固定杆(2‑4‑7)、杆(2‑4‑8)、弹簧Ⅳ(2‑4‑9)、轮(2‑4‑10)、套筒(2‑4‑11)构成;所述固定杆(2‑4‑7)设有两个,两个固定杆(2‑4‑7)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有杆(2‑4‑8);所述规定干(2‑4‑7)的另一端通过铰链(2‑4‑6)活动连有连接杆Ⅱ(2‑4‑5);所述连接杆Ⅱ(2‑4‑5)的下端通过轴(2‑4‑4)连有轮(2‑4‑10);所述连接杆Ⅰ(2‑4‑3)的一端套在轴(2‑4‑4)上,连接杆Ⅰ(2‑4‑3)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有推块(2‑4‑2);所述推块(2‑4‑2)的侧面设有弹簧Ⅲ(2‑4‑1);所述弹簧Ⅳ(2‑4‑9)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固定杆(2‑4‑7)的下端;所述套筒(2‑4‑11)与杆(2‑4‑8)间隙配合;所述螺杆Ⅰ(2‑3‑1)与凹槽Ⅰ(2‑1‑7)间隙配合;所述螺杆Ⅱ(2‑3‑2)与凹槽Ⅱ(2‑1‑8)螺纹配合;所述弹簧Ⅱ(2‑2)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内室(2‑1‑6)内,并且弹簧Ⅱ(2‑2)套在螺杆Ⅱ(2‑3‑2)上;所述套筒(2‑4‑11)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底壳(2‑1‑1)的底板上。并且套筒(2‑4‑11)的上端与通孔Ⅱ(2‑1‑4)过盈配合;所述轮(2‑4‑10)与滑槽Ⅲ(2‑1‑3)间隙配合;所述推块(2‑4‑2)与滑槽Ⅲ(2‑1‑3)间隙配合;所述弹簧Ⅲ(2‑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Ⅲ(2‑1‑3)内;所述弹簧Ⅳ(2‑4‑9)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顶板(2‑1‑2)上;所述固定杆(2‑4‑7)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外壳主体(1‑1‑2)的下端;所述杆(2‑4‑8)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外壳主体(1‑1‑2)的下端;所述支杆(1‑1‑1)的下端与通孔Ⅲ(2‑1‑5)间隙配合,并且支杆(1‑1‑1)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弹簧Ⅱ(2‑2)的上端;所述靠背(3)固定连接在外壳主体(1‑1‑2)上。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