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下车身框架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车身框架,依次分为:发舱部、电池部和门槛部,其中,所述发舱部由对称的两组方管件组成,每组方管件的截面分为上框和下框,且上框和下框中分别形成有斜支撑;发舱部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前段和中段的外壁上,分别形成有溃缩孔;后段形成复合支脚,与电池部固定连接;电池部呈框型结构,具有供电池安装的安装腔;所述门槛部由对称的两组方管组成,且每组方管的截面分为左上框、左下框、右上框和右下框。本发明的下车身框架合理分配了发舱部、电池部和门槛部,合理的分配的电池空间,提高电池装配的空间使用率,同时发舱部的溃缩孔,还能有效减少撞击对电池造成的危害。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安徽;34 |
申请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张顺;付逸群;刘小会;阚洪贵;唐淳;汪治洪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号: |
CN201810998123.7 |
公开号: |
CN109109976A |
代理机构: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石晓峰;周放 |
分类号: |
B62D21/02(2006.01)I;B;B62;B62D;B62D21 |
申请人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桃花工业园始信路669号 |
主权项: |
1.一种下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依次分为:发舱部(1)、电池部(2)和门槛部(3),其中,所述发舱部(1)由对称的两组方管件组成,每组所述方管件的截面分为上框(11)和下框(12),且所述上框(11)和所述下框(12)中分别形成有斜支撑(13);所述发舱部(1)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前段和所述中段的外壁上,分别形成有溃缩孔(14);所述后段形成复合支脚,与所述电池部(2)固定连接;所述电池部(2)呈框型结构,具有供电池安装的安装腔(21);所述门槛部(3)由对称的两组方管组成,且每组方管的截面分为左上框(31)、左下框(32)、右上框(33)和右下框(34)。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