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检测内毒素的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内毒素的方法,该方法为将待测样品与荧光标记的LPS适配体,进行孵育;再加入还原氧化石墨烯和TBE缓冲液,再进行孵育;将孵育的样品加样到微流控芯片的进样口中,在微流控芯片的进、出样口之间施加电压进行处理,进样口处为阳极,电压处理后检测Nafion膜通道与阳极之间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和标准曲线判定待测样品中LPS的含量。本发明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8fM,线性范围为宽,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较强,且能快速区分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南方医科大学 |
发明人: |
刘利红;牛俊心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号: |
CN201811061693.X |
公开号: |
CN109270259A |
代理机构: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舒胜英 |
分类号: |
G01N33/533(2006.01)I;G;G01;G01N;G01N33 |
申请人地址: |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23号 |
主权项: |
1.一种检测内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测样品与荧光标记的LPS适配体,进行第一次混合孵育;再加入还原氧化石墨烯和TBE缓冲液,进行第二次混合孵育;2)将微流控芯片清洗干净后,用含CH3OH的TBE缓冲液充满整个微流控芯片的通道,然后将上步第二次混合孵育的样品加样到微流控芯片的进样口中,在微流控芯片的进、出样口之间施加电压进行处理,进样口处为阳极,电压处理后检测Nafion膜通道与阳极之间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和标准曲线判定待测样品中LPS的含量;上述微流控芯片中的Nafion膜通道垂直于微流控芯片中的富集通道。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