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飞行器异构主动流动控制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器异构主动流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飞行器上的不同位置布置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获取飞行器上各个位置的流场参数;根据各流场参数制定与各流场参数对应的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的控制策略,并根据控制策略控制各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运行。通过在飞行器不同部位布置传感器以及具有不同功能的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形成异构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分别实现飞行器上不同部位的流动控制目标;再控制系统实施控制,使得飞行器上各部位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协调工作并发挥最大效率,最终实现飞行器多种并发问题的流动控制。本发明应用于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流动控制领域。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南;43 |
申请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发明人: |
罗振兵;李石清;王林;邓雄;周岩;夏智勋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5-0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09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379814.3 |
公开号: |
CN110104159A |
代理机构: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邱轶 |
分类号: |
B64C1/00(2006.01);B;B64;B64C;B64C1 |
申请人地址: |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109号 |
主权项: |
1.一种飞行器异构主动流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飞行器上的不同位置布置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 获取飞行器上各个位置的流场参数; 根据飞行器的流场参数制定与各流场参数对应的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的控制策略,并根据控制策略控制各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异构主动流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飞行器上的不同位置布置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具体为: 在飞行器上包括但不限于机头、机身、机翼、尾翼、发动机中的一处或多处的位置布置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各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在飞行器上组成异构结构,其中,所述布置的方式采用单独布置或阵列布置。 3.一种飞行器异构主动流动控制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在飞行器上包括但不限于机头、机身、机翼、尾翼、发动机中的一处,包括: 流场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飞行器上对应位置的流场参数; 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单元,用于根据流场参数控制飞行器上对应位置的流场。 4.一种飞行器异构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组权利要求3所述飞行器异构主动流动控制子装置,布置在飞行器上的不同位置,用于获取飞行器上不同位置处的流场参数以及调节飞行器上不同位置处的流场; 控制中心,集成于飞行器的控制系统上,根据流场参数制定与各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单元的控制策略,并将控制策略下达至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单元; 电源,布置在飞行器上并与各飞行器异构主动流动控制子装置电性相连,用于向各飞行器异构主动流动控制子装置提供能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飞行器异构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包括: 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各流场参数获取单元上传的流场参数并存储; 信号处理单元,对流场参数进行转码处理,输出各流场参数获取单元对应的控制数据; 策略库单元,根据各控制数据输出各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单元对应的控制策略; 作动器控制单元,根据各控制策略控制对应动流动控制作动器单元的运行; 显示器单元,将各控制数据显示在飞行器的控制系统集成的显示屏幕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飞行器异构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飞行器异构主动流动控制子装置中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当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单元中仅含有一个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时,则该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以单独布置的方式布置在飞行器上包括但不限于机头、机身、机翼、尾翼、发动机、起落架中的一处; 当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单元中包含有多个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时,多个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则以阵列布置的方式布置在飞行器上包括但不限于机头、机身、机翼、尾翼、发动机中的一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飞行器异构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流动控制作动器包括但不限于合成射流激励器、合成双射流激励器、合成冷/热射流激励器、等离子体激励器、定常吸/吹气装置、非定常或脉冲吸/吹气装置、定常/脉冲射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飞行器异构主动流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多功能电源。 9.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上安装有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所述飞行器异构主动流动控制系统。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