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新邮轮分段流水线式工位制作的工艺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新邮轮分段流水线式工位制作的工艺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邮轮分段流水线式工位制作的工艺方法,通过传送轨道连接多个工位,形成工艺流水线,所述工位按工艺顺序依次包括拼板工位、组立工位、中组工位、舾装工位、吊装翻身工位;所述各工位通过固定工具固定,工位组成包括翻转托盘、吊运设备和根据用工需求所需的设备;所述翻转托盘上放置邮轮薄板分段,所述吊运设备与翻转托盘用于共同翻转薄板分段。本发明的方法对MES系统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利用工位固定设备固定人员固体的是其精度点固定增加“壳、舾”两方面的精度,并且翻身后仍在流水线上,精度点仍可以与过去相符提高精度的同时,利用工位固定设备固定人员固体大大减少人员拖动气源焊机等工具行动时间,使工位效率提高25%以上。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晓乾;刘喆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5-25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2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442877.9
公开号: CN110171529A
代理机构: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尹妍;葛胜非
分类号: B63B9/06(2006.01);B;B63;B63B;B63B9
申请人地址: 226100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滨江街道新安江路1号
主权项: 1.一种新邮轮分段流水线式工位制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传送轨道连接多个工位,形成工艺流水线,所述工位按工艺顺序依次包括拼板工位、组立工位、中组工位、舾装工位、吊装翻身工位;所述各工位通过固定工具固定,工位组成包括翻转托盘、吊运设备和根据用工需求所需的设备;所述翻转托盘上放置邮轮薄板分段,所述吊运设备与翻转托盘用于共同翻转薄板分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邮轮分段流水线式工位制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工需求所需的设备包括: 拼板工位上设置的切割工具,包括气体切割工具、打磨工具; 组立工位、中组工位、舾装工位、吊装翻身工位上设置的切割工具及焊接工具,包括气体、焊机、风机、打磨机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邮轮分段流水线式工位制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薄板分段材料进入拼板工位的翻转托盘中,将薄板分段固定在翻转托盘上后,进行划线工作、确定精度点操作及抄平工作;采用切割工具对板型材及零件进行生产准备工作,包括连桥切割,去毛边、倒角,完成工序后进入待工完成位,待当前组立工位工序完成后,将翻转托盘由轨道拖动运行至组立工位; 步骤2、将翻转托盘从拼板工位运行至组立工位后,用工人员根据个人任务包分配作业,执行打卡上工任务,进行散贴拼板性工作,并对单位用工的耗材进行统计及反馈;待施工完毕后,用工人员打卡确认后,气体、焊机、风机、打磨机设备自动关闭,等待上一道工序完成,进入待工完成位;待当前中组工位工序完成后,将翻转托盘由轨道拖动运行至中组工位; 步骤3、将翻转托盘从组立工位运行至中组工位后,用工人员根据个人任务包分配作业,执行打卡上工任务,进入中组工位,进行型材、T型材的安装,并对单位用工的耗材进行统计及反馈;施工完毕后,用工人员打卡确认后,气体、焊机、风机、打磨机设备自动关闭,等待上一道工序完成,进入待工完成位;待当前舾装工位工序完成后,将翻转托盘由轨道拖动运行至舾装工位; 步骤4、将翻转托盘从中组工位运行至舾装工位后,用工人员根据个人任务包分配作业,执行打卡上工任务,进入中组工位,进行舾装、管系、通风、电气安装,并对单位用工的耗材进行统计及反馈;待施工完毕后,用工人员打卡确认后,气体、焊机、风机、打磨机设备自动关闭;等待上一道工序完成,进入待工完成位;待当前吊装翻身工位工序完成后,将翻转托盘由轨道拖动运行至吊装翻身工位; 步骤5、将翻转托盘从舾装工位运行至吊装翻身工位后,用工人员根据个人任务包分配作业,执行打卡上工任务,进入吊装翻身工位,进行翻身后甲板面舾装安装,并对单位用工的耗材进行统计及反馈;待施工完毕后,用工人员打卡确认后,气体、焊机、风机、打磨机设备自动关闭,等待上一道工序完成,进入待工完成位; 步骤6、进入分段检验状态后,将翻转托盘由吊运设备吊入搭载组立工位,进入大组立区域搭载合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邮轮分段流水线式工位制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5还包括,翻转托盘运行至工位后,测量精度点,使精度与上个工位保持一致,之后进行肋位与纵位的校正,待两项测量结束后,用工人员根据个人任务包分配作业,执行打卡上工任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邮轮分段流水线式工位制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托盘结构包括翻转平台(1)、转动装置(7)、升降装置和驱动装置; 所述翻转平台(1)上以对角的形式拉伸加强梁,从加强梁到边框上以横纵向面板交叉的方式焊接腹板(5),使翻转平台(1)形成四块面积相同的区域;翻转平台(1)上表面四周设有定位销孔(3)和液压式可移动夹紧装置(4);翻转平台(1)中心设有正方矩阵型电磁铁组(2); 所述转动装置(7)包括设置于翻转平台(1)两侧的转轮(11)、从动圆销(12)和驱动齿轮(13),转轮(11)外圈圆周间隔设置从动圆销(12); 所述升降装置(9)包括设置于翻转平台(1)两侧的升降横梁(8),每侧升降横梁(8)两端分别通过导套(9)与固定在底板(10)上的导柱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0)与翻转平台(1)连接;转动装置(7)的转轮(11)两端分别转动支承在升降横梁(8)上,与外侧驱动齿轮(13)配合以齿轮传动方式驱动转圈转动; 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外侧驱动齿轮(13)带动转轮(11)转动,将翻转平台(1)翻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邮轮分段流水线式工位制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矩阵型电磁铁组(2)为5×5电磁铁阵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邮轮分段流水线式工位制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上设有吊耳(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邮轮分段流水线式工位制作的工艺方法,所述驱动齿轮(13)通过涡轮蜗杆减速器连接驱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邮轮分段流水线式工位制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式可移动夹紧装置(4)在翻转平台(1)四周均匀排布;液压式可移动夹紧装置(4)和定位销孔(3)依次间隔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邮轮分段流水线式工位制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11)与翻转平台(1)间为过盈刚性连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