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车辆用柱结构以及车辆用柱的制造方法
专利名称: 车辆用柱结构以及车辆用柱的制造方法
摘要: 本公开内容获得一种车辆用柱结构以及车辆用柱的制造方法,其能够在对柱框架部的宽度进行抑制的同时容易地将部件重叠配置在柱框架部中朝向透明面板侧的面上,并且能够提高柱框架部中朝向透明面板侧的拐角侧的对接部分的焊接精度。通过点焊而对外面板的凸缘部和内面板的凸缘部进行焊接。此外,通过激光焊接而将面板的前侧端部的顶端面相对于外面板的内面端部而对焊,并通过该焊接而以隔开预定的间隔的方式直列地形成焊接焊道。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日本;JP
申请人: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明人: 川下勇辉;鹫头慎一;楯谷洋介;则武大辅;小粂昌范;五十岚淳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2-13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2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112718.2
公开号: CN110171484A
代理机构: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苏萌萌;权太白
分类号: B62D25/04(2006.01);B;B62;B62D;B62D25
申请人地址: 日本爱知县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用柱结构,具有: 第一面板,其构成在车辆侧部处被形成为中空柱状且被配置于车窗开口的边缘侧的柱框架部的一部分,并且以包括外壁部的方式而构成,所述外壁部具备通过将所述车窗开口覆盖的透明面板的横宽方向上的端部而被覆盖的外向面; 第二面板,其构成所述柱框架部的一部分,且通过焊接而与所述第一面板形成封闭截面结构; 第一焊接部,其被设为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面板的一方的端部的焊接部,所述第一端部为沿着所述柱框架部的长度方向观察时的所述第一面板上的一方的端部、且被设定在所述外壁部以外的部位上; 第二焊接部,其被设为将所述第二面板的另一方的端部的顶端面相对于第二端部而进行对焊的部位,并以隔开间隔的方式而直列地设定有焊接焊道,所述第二端部为沿着所述柱框架部的长度方向观察时的所述第一面板上的另一方的端部、且被设为所述外壁部的与所述外向面为相反侧的面的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柱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焊接部以隔开间隔的方式而被直列设定在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的重叠部处,所述第一凸缘部构成所述第一面板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凸缘部构成所述第二面板的所述一方的端部, 所述第二焊接部的焊接面积的总和被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一焊接部的焊接面积的总和。 3.一种车辆用柱的制造方法,其为具有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车辆用柱的制造方法,所述第一面板构成在车辆侧部处被形成为中空柱状且被配置于车窗开口的边缘侧的柱框架部的一部分,并且以包括外壁部的方式而构成,所述外壁部具备通过将所述车窗开口覆盖的透明面板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而被覆盖的外向面;所述第二面板构成所述柱框架部的一部分,且通过焊接而与所述第一面板形成封闭截面结构, 在所述车辆用柱的制造方法中, 对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面板的一方的端部进行焊接,所述第一端部为沿着所述柱框架部的长度方向观察时的所述第一面板的一方的端部、且被设定在所述外壁部以外的部位上, 将所述第二面板的另一方的端部的顶端面相对于第二端部而进行对焊,并通过该焊接而以隔开间隔的方式直列地形成焊接焊道,所述第二端部为沿着所述柱框架部的长度方向观察时的所述第一面板上的另一方的端部、且被设为所述外壁部的与所述外向面为相反侧的面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柱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的重叠部处,以隔开间隔的方式而直列地进行焊接,所述第一凸缘部构成所述第一面板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凸缘部构成所述第二面板的所述一方的端部, 所述第一面板上的另一方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另一方的端部的焊接部分的焊接面积的总和被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一面板的所述第一凸缘部与所述第二面板的所述第二凸缘部的焊接部分的焊接面积的总和。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